世良情感网

“母慈子孝瞬变鸡飞狗跳!”杭州二胎妈妈监督女儿功课情绪激动,颅内血管破裂进了医院

马上期末考,很多家庭的氛围从母慈子孝瞬变鸡飞狗跳。

在橙友圈“养生小招”论坛,有橙友发帖诉苦,管娃作业直接血压飙升~

娃马上要考试了,这几天...

##

马上期末了。娃还在和b和p搏...

##

临近学期期末,一天一生气,...

##

巧得很,最近,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裘五四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管娃作业管出问题的二胎妈妈董女士。

董女士40岁,是一名老师,大女儿上初三,小女儿读小学三年级。

董女士平日在学校里面对学生,总是耐心细心教导,但每当忙完学校的事情,下班回家后再面对自己孩子的作业时,总有些耐心耗尽的感觉,经常上演剑拔弩张的场面。

近日,董女士在监督两个孩子功课时,又有些情绪激动,突然之间感觉头痛欲裂,还直犯恶心,在卫生间干呕了一阵之后,她以为是自己最近上班太累了,就回房间休息,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熬了一阵子之后,她觉得不对劲,赶紧来到家附近的杭师大附属医院,接诊的神经外科裘五四副主任医师为她安排做了头部CT,结果显示:颅内蛛血(即: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血?怎么可能呢!平时身体健康向来没啥毛病的董女士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在医生建议下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安排她做了头颈CTA(即:CT血管造影),次日又做了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均未见血管异常,头颅MRI(核磁共振)也未见颅内血管异常。

据裘五四介绍,蛛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组疾病,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董女士得的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卒中(俗称中风)的一种。虽然自发性蛛血少见,但由于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俗称颅内的定时炸弹),所以必须提高警惕,完善诊疗。而当时董女士的激动情绪,也可能是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因素。

万幸的是董女士的颅内出血量不算多、检查未见颅内动脉瘤等,只需接受保守治疗。经过8天的诊疗,CT复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基本吸收,董女士顺利出院了。

杭师大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程军告诫大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蛛血的预防不可忽视,做到以下几点很关键:

1、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可以使血管收缩,增加血压,从而增加蛛血等卒中的风险。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降低这种风险。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等,可以降低蛛血的风险。

3、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过大会增加蛛血的风险。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或压抑。

4、定期进行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情,可以通过控制高血压、控制糖尿病、控制血脂、避免过度劳累等综合防治,减少蛛血等卒中的发生。另外若怀疑颅内血管病变,CTA检查可作为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的筛查工具,但若要确诊则需要住院行DSA检查,因为DSA是诊断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另外有的患者需要多次DSA检查才能发现颅内动脉瘤等血管病变。医生叮嘱董女士后续还要来医院复查。

我们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肌力下降、感觉障碍等不适症状,建议立即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管娃管到进医院,对此,你怎么看?先默念三遍“亲生的”!

熊孩子的哪个瞬间让你好气又好笑?家长们如何修炼内功自洽?欢迎来橙友圈“养生小招”发帖,一起诉诉苦、取取经吧。发帖时记得带上标签#熊孩子#。

养生小招

去发帖

欢迎加入“神经外科-浙医在线病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