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慈禧太后在宫中举办72岁寿宴,袁世凯携子出席。当慈禧瞥见十七岁的袁克文时,惊叹道:“此子英俊非凡,堪为吾婿!” 慈禧太后此话一出,袁世凯心中一紧,却灵光乍现,恭敬回应道: “犬子得蒙太后谬赞,实感五内交荣。然犬子已有婚约在先,深恐辜负太后厚意。” 慈禧太后向袁世凯提亲之举,看似有违常伦,实则蕴含深谋。 为什么这样说呢? 袁世凯野心勃勃,暗藏称王称帝的图谋。 因此,慈禧太后所图非单是联姻之利,更是想将侄女许配于袁家,从而在错综复杂的朝野势力中布下一颗重要的棋子,确保朝纲常存于己手。 而袁世凯对慈禧太后联姻提议的回绝也暗含考量。 其一,他深知慈禧太后此举背后的真正用意——通过联姻来牵制和监视自己。 其二,袁克文虽才貌俱佳,然而风流成性。倘若他在婚后依旧放纵不羁、不守规矩,恐怕不仅会引发慈禧太后的雷霆之怒,更可能使整个袁氏家族陷入困境。 那么,关于袁克文的最终选择及其为人,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呢? 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因为其母系出身朝鲜贵族,故在襁褓之中便被过继给了袁世凯嫡妻膝下。 更为奇特的是,袁克文出生的前一天,袁世凯及其正室夫人皆梦见豹子之兆,这使得袁氏夫妇对他倍加珍爱,甚至溺爱。 这使得袁克文自幼便养成了狂放不羁、自由散漫的性格,常流连于风月场所,纵情声色之中。 然而,除了这放荡的一面,袁克文还有另一番风采。 他自幼便对书香墨韵情有独钟,饱读诗书经典、精通书法绘画、爱好诗词歌赋,在文物鉴赏等方面也颇有造诣。 此外,他还酷爱昆曲,常常与专业演员们同台竞技、切磋技艺。 可谓是风雅至极。 后来,为了掩盖先前的权宜之计并避免慈禧太后的疑忌,袁世凯迅速着手为袁克文物色合适的婚配对象。 最终,他与富豪刘尚文之女刘梅真缔结姻亲。 婚后初期,袁克文与刘梅真共同度过了一段浓情蜜意的幸福时光。 然而,袁克文并未能彻底摒弃他那寻花问柳的陋习。 这使得刘梅真对他心灰意冷,最终选择放任自流,不再对他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过问。 随着袁世凯逐步崛起为当地权倾一时的大军阀,权势滔天,这也使得袁克文更加肆无忌惮,更加挥霍无度,生活极度奢靡。 但实际上,袁克文与其父袁世凯的关系颇为微妙,甚至可以说并非特别融洽。 其一,袁世凯对待其生母的方式使袁克文对他抱有怨恨。 其二,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袁克文强烈反对,他深知此举违背民心,不愿与父亲为伍。 袁世凯死后,作为次子的袁克文继承了巨额遗产。 这次,他收敛了吗? 并没有。 相反,他依旧沉迷于女色之中,挥金如土,很快就耗尽了所有的财产。 这之后,袁克文不得不开始变卖自己的字画以维持生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不忍人间疾苦,还将部分所得慷慨地捐献给了那些流离失所的人。 甚至还加入青帮,成为帮派首领,与杜月笙、黄金荣齐名,号称“南有杜月笙、黄金荣,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 而袁寒云也就是指袁克文。 后来,袁克文因病去世,死时年仅42岁。更为可悲的是,他留下的遗产竟不足二十元,连基本的丧葬费用都难以承担。 但他青帮的兄弟们念及旧情甘愿为他料理后事。 更令人瞩目的是,长街之上,竟有千余名妓女自发为他送行。此外,文人墨客、名流乡绅等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前来,为他送上最后的哀悼。 回顾袁克文的一生,说他是风流的化身,说他是纵情声色的行家里手,说他至情至性,说他肆意恩仇。 好像都不为过。 文 | 樛南 编辑 | 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