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裤子不是问题,“不敢说”才是。
1.告诉孩子,只要感觉到不舒服,一定要说出来。
可以举手说,甚至可以使劲地挥舞你的手臂。
如果还是没有被点名,你甚至可以直接站起来说;
如果站起来说了,还是没有受重视或者得到允许,你甚至可以直接冲出教室去找其他人帮忙。
[星R]
2.教孩子向老师求助。
不管是被别人欺负了,还是遇到了难题,又或者是身体不舒服,要勇敢地找老师帮忙。
要让孩子相信老师是一定会帮助自己的,甚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演练一些求助的话术,比如,“老师,我肚子疼,你能帮我给我妈妈打电话吗?”
[星R]
3.教孩子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状况。
因为什么不舒服,是尿憋不住了,还是想拉粑粑;
哪里不舒服,是肚子,还是胳膊;
疼痛到了哪种程度,是轻轻敲门的那种疼,还是像擂鼓的那种疼。
[星R]
4.让家长和老师坚信一点: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舒服。
有些老师或者家长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担心,觉得有的孩子说的“不舒服”是想偷懒,是捣乱,是错觉之类的。
孩子说不舒服,一定要重视起来。
🌟
专门写给这样的孩子:
1.太内向的孩子,即便不舒服,甚至是很难受,但从来不敢说;
2.太敏感的孩子,总是习惯性地忍着,然后盼着有人来问自己,才敢说出来;
3.太乖的孩子,明明很想说,但从小就被教育“有问题要举手,老师点名了才能讲话”、“要安静,不能打扰其他人”,所以有时候举手了,但如果没被点名的话,也还是没办法说;
4.不会表达的孩子,说了,但说不清楚,说得很含糊,以至于让老师、家长误以为“不严重”、“没什么大事”。
🌟
尿裤子不是问题,“不敢说”才是。
不舒服可能只是小问题,忍着不说可能会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