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专家说实话了!中美算力最大差距,不是那100万台服务器规模,而是西方已进入“高铁时代”,国内还在坐“绿皮火车”。 最近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聊中美算力,让很多人恍然大悟。去年国内市场服务器存量规模已经达到2000万台,位居全球第二,第一则是美国,服务器规模达到2100万台。乍一看觉得双方差距很小,但实际上美国算力的质量要高得多。 邬院士提到了一组数据,美国算力占比有60%都来自公有云,而国内还不到30%。要知道国内IT行业,自建IDC和机房的算力利用率仅为5%,而像亚马逊谷歌等国外公有云,最高可达到40%,足足8倍的差距,有点像绿皮火车和高铁赛跑。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国内头部云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正在想方设法提升公有云的渗透率。比如阿里云,不到1年降价2次,而且最近这次降价力度还号称史上最大。官网有100款产品、500款产品规格价格平均下降20%,最高降幅达到55%。 其实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不是不知道数字化转型和上云的重要性,他们最大的顾虑还是成本。阿里云连续降价,就是要降低中小企业上云的门槛。包括邬院士也点赞阿里云的举动,他的原话是“将促进我国公共云服务的发展并赋能新型工业化和社会的智能化”。 根据专业机构测算,一个国家的算力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GDP会提升1.8‰,数字经济会提升3.3‰。这意味着,今天中国发展算力,就像曾经修高速、造大桥,都是在完善基建,只有基础打扎实了,和西方竞争才更加游刃有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