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俗语:“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意思就是在立春节气以后,还可

冰枫评健康 2024-03-22 11:49:01

民间有句俗语:“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意思就是在立春节气以后,还可能会出现持续的低温天气,一直将会持续40天左右。

什么是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发生在初春。雨雪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这种天气现象被称作“倒春寒”。倒春寒来袭,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让人感觉寒气袭人“春寒料峭”。而且倒春寒时不时会带来很强的冷空气,一不留神就会让疾病钻了空子。

“倒春寒”易引发哪些疾病?

1、感冒

低温天气,寒冷的空气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引起咳嗽、胸闷等。

2、胃病

突然降温,寒冷的空气,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胃部不舒服!

3、心脏疾病

寒气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等。

4、脑梗

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后果很严重。

俗话说,寒从脚起。倒春寒来临时,应该穿比较保暖的鞋子和裤子,更不要露脚踝。

1、外出和睡觉都要护好脚

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外出一定要穿厚的鞋袜建议穿温暖的棉袜入睡,避免夜间足部受凉。

2、泡脚

开始时水要少一点,浸过脚趾就可以了,水温在40-50℃。浸泡一会儿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可以再增加一点,看个人的耐受情况。同时两脚不停地活动或相互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身上感到微热为上。

3、捶脚

用拳头轻轻捶击脚心,每次50-100下,使之产生酸、麻、热、胀的感觉,左右脚各做一遍。通过捶击来刺激脚底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如何预防由“倒春寒”引发的这几类疾病?

一、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而马上脱掉冬装,近期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

二、要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并且容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蔬菜、水果、蛋类等。

三、要保持室内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与繁殖。

四、要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改善心肺功能,增强抵抗力,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春季气候多变。

五、要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泄,还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春天万物生机萌发,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本身就是很容易生病的季节,再加上倒春寒这种突然降温的气候,总是让人猝不及防,注意身体健康。

0 阅读:33
冰枫评健康

冰枫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