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杨伟民: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空间的3个理由,建议楼市政策还可以继续放宽! 3月25日,经济学家杨伟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空间。他给出了3个理由:第一,中国9.3亿城镇人口中,仍有3亿左右非城镇户籍人口的住房需求有待解决; 这一点,正如其他专家所说,还有大量进城的农民工以及年轻毕业生等的住房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要在城市落脚,就需要买房,至少有买房的需求。不过,大家也都知道,需求不代表购买力,这是两码事,而且也不是说城镇户籍就一定有房子,而非城镇户籍就没有房子。这也是两码事。 我们再看看他讲到的第二个理由,即使6亿多城镇人大部分都有房子了,可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居住条件有限,很多都是“老破小”,有强烈的改善需求; 我想这一点没什么可质疑的,住房的需求尤其是改善需求是无止境的,更何况,确实一些老破小房子都好几十年了,设施条件以及环境比较差,的确有改善的需求存在。但按目前市场情况来说,他们是最尴尬的,一方面要卖掉手中的房子,不好卖,一方面又需要买房又没钱。也不知道他们心中是希望房价涨还是跌。 杨伟民谈到的未来住房仍有很大空间的第三个理由是,农村人口今后仍会向城镇集中,产生新的住房需求。其实,这一点跟第一点重合,都是城镇化下的住房需求。不多说,大家都知道,进城的农民需要买房。 但是杨伟民更在乎现在的政策限制,他表示,短期要进一步优化现有房地产政策,目前对商品房的限购政策正在逐步放宽,今后还可以继续放宽。应该减少对消费的限制。 对于以上观点大家是否同意,我今天不表态,我给大家看看杨伟民过去的观点,是不是可以看到更立体的他。他曾表示,消费的减速有很多因素,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高房价及房贷的挤压。高房价带来的问题之一,是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制造企业,不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小房子。 所以,就这一点来看,我认为杨伟民的观点是相对比较客观的,他既指出了当前房地产的问题,同时也看到了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潜力所在。而此时此刻,不是挑毛病的时候,更是给市场树立信心的时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