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下图是朱安40多岁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朱安,虽然看着端庄,但是从她“老派”的打

下图是朱安40多岁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朱安,虽然看着端庄,但是从她“老派”的打扮中不难看出,鲁迅为什么对她如此排斥和反感…… 即使在没有嫁给鲁迅之前,朱安的生活还算是幸福的,她原生家庭条件不错,父母对他也很疼爱。 不过因为父母眼界的关系,朱安并没有得到新教育的机会,她从小接受的就是传统的教育,譬如女人嫁夫随夫,要遵守三从四德等等。 这也是导致她和鲁迅悲剧婚姻的原因之一! 当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得知母亲给他定了一门亲事,虽然心里并不情愿可并没有反驳。 给母亲的回信中,鲁迅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妻提出了两个建议: 一是:让朱安放足,三寸金莲对于鲁迅而言是封建思想最明显的象征,他没有办法接受。 二是:希望朱家送祝安去学堂读书,鲁迅希望能够有一个和自己同频的妻子,这样的婚姻才是他向往。 当母亲将儿子的提议传达给朱家时,朱家人只觉得鲁迅大概是疯了,包括祖安自己也如此认为。 朱安觉得读书乃是男人的事情,女人要遵守的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至于放足那更是不可能的,拥有一双大脚的女子是不被封建社会所包容和允许的。 最终鲁迅的两个建议都被朱家所忽视,大婚当日,当朱安露出小脚那一刻,鲁迅只觉得心拔凉拔凉。 朱安的这种老派思想,让鲁迅对这段婚姻没有了任何期望。 朱安的老派还体现在洞房花烛夜中,据说就在俩人即将圆房时,鲁迅从新房中跑了出来甚至泪流满面。 那一晚他住在了母亲房间,从此后再也没有和朱安有过任何亲密的举动。 其实在婚姻之初,鲁迅也想过通过自己的方式让两个人思想更接近。 他曾不止一次的提议让朱安去读书,但朱安给的答复却是:读书是大先生干的事儿,做好家务,孝顺好婆婆,照顾好大先生才是我应该做的事! 朱安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让鲁迅对她彻底失去了希望,从此后两个人渐行渐远,直到无话可说。 但是朱安的思想还是没有觉醒,她守着自己的“老派”,渴望用默默付出来打动鲁迅,殊不知她所做的一切在鲁迅眼中不值一提。 朱安的老派还体现在,当她得知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同居后,竟然表现得非常大度。 在朱安看来,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只要自己原配夫人的位置不被取代,鲁迅再娶几房也无关紧要。 当鲁迅得知朱安将许广平放到妾室的位置时,内心非常的震撼。 尤其是他和许广平的儿子出生后,朱安竟觉得这个孩子也是自己的儿子,还提出要见一见这个儿子。 至此,鲁迅觉得朱安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为了避免和朱安见面,鲁迅甚至至死都没有再回过北京四合院的家。 世人常说鲁迅对朱安太过残忍,却忽略了朱安本身不求改变也是一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