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李立群从台湾回到大陆并找到了同父异母的大哥,当看到大哥家那一刻他愣住了,简直就是一贫如洗。随后,他拿出三笔钱说:“大哥,这钱我已经帮你想好怎么花了,你就拿着吧!” 1952年,李立群出生于台湾,经过努力后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演员并有机会来大陆拍戏。 那天,收工刚回家的李立群突然被父亲叫到了屋内,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有个事情我要告诉你,在和你母亲结婚之前,我在大陆曾有过一段婚姻,还有一个儿子!” 这个消息让李立群很震惊,但想到父亲是从特殊年代走过来的人,他很快就释然了,而想到自己还有一个亲哥哥,李立群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父亲接着说道:“如果你再去大陆拍戏,看看能不能帮我找到他们!” 李立群理解父亲并痛快的答应了…… 时间来到了1990年,来大陆工作的李立群几经辗转后终于打听到了兄长的下落,于是他决定踏上寻亲之路。 一番周折后,李立群站在了一间破旧的茅草房前,当他敲响门后,一个年长他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眼前。 根据李立群判断,此人应该就是自己的大哥,果不其然,简单的了解后,兄弟二人终于相认了。 等李立群走进屋子后才发现,大哥的生活竟然如此的贫寒,简陋的屋子内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茅草房的窗户也是用纸糊的,窗户框也已经破旧不堪。 经李立群了解,这间房子竟然还是父亲离开前建的,看到大哥过得如此心酸,李立群非常的心疼。 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见过面,而且还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在李立群心中,大哥也是自己最亲的人。 父亲也曾交代过,如果找到大哥,一定要在经济上帮助他一下。 李立群知道,在情感上父亲对大哥和老七都有愧疚感,所以希望在经济上补偿他们。 但面对李立群的帮助,大哥显得有些拘谨甚至拒绝说:“日子虽然穷,但也还过得去,我不能要你的钱!” 李立群理解大哥的自尊心,于是他很自然的说:“这些钱我分了三份,怎么花,我也已经帮你策划好了,你就不要拒绝了!” 其中一部分拿来修缮老房子,只有居住环境改善了,才能有信心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二部分用来偿还外债,正所谓无债一身轻,而且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 第三部分我希望你拿去创业,有一个营生,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看着弟弟真诚的眼神,最终大哥收下了这三笔钱,李立群的心也畅快了很多。 不过遗憾的是,父亲的原配妻子已经过世,他只能替父亲去坟头祭拜大娘。 从此后李立群和大哥一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每年的清明节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回来祭祖,他始终知道自己的根在大陆。 虽然李立群和大哥几十年未见,但是李立群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血浓于水和割不断的手足亲情。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