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火车座位资源紧缺,为什么把矛盾甩给乘客?火车下铺使用权,是排他性的吗? 根据旅客与铁路订立的承运合同,一票一座,对号入座,乘客购买了下铺,就对应享有下铺使用权,可以拒绝上铺和中铺乘客过来占用——这是基本的合同法原理,没有问题。 事实上,12306在去年8月,就对该问题做过明确回应:相应位置使用权仅限购票乘客。 但我也有几个小问题,想跟各位探讨: 第一,上中下铺的空间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上铺和中铺只够躺卧,下铺却能实现坐卧自由,说明设计之初,下铺就承担着一部分座位功能,没问题吧?可能有人说,对啊,这个坐的权利是下铺乘客专属的。 那么我们来讨论第二点,上铺和中铺的人,有时候会不可避免会使用下铺,比如踩踏借力,或是坐着穿鞋子,这也没问题吧? 如果下铺使用权是完全排他性的,下铺乘客有权拒绝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那将会严重影响上铺和中铺的人实现权利,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侵权呢? 第三,一个车厢六个铺位,除了下铺,就只有窗边的两个边座。有两名乘客注定要被迫躺在空间狭小的卧铺上,上厕所、吃饭、拿取东西都很不方便。那么谁有权利坐边座呢?靠先来后到吗?如果下铺乘客看风景想坐过去,是否又会构成对上铺和中铺乘客的权利侵犯呢? 所以问题本质是,卧铺车厢座位资源紧缺,无论如何分配,都有一部分乘客注定吃亏。 这明明是铁路部门需要解决、改进的问题,现在却是不同铺位之间吵来吵去,就算吵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能改善大家的乘车体验吗?下次买到中铺和上铺怎么办呢?就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是靠乘客间的互助来解决的。 老一辈的人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默契,为了大家方便,下铺就是可以让人临时坐一下的。这也可以看成一种权利交换,这次我没买到下铺,我坐坐别人的,下次我买到下铺了,我让别人坐坐。 如今许多年轻人权利意识觉醒,注重边界感和隐私感,这是好事,但同时会不可避免地会对以往的“约定俗成”造成冲击,那个录视频的大妈,就是因为没适应新的现实,才会情绪激动,其实也能理解。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能只靠乘客来主张个体权利,更要靠铁路部门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彻底解决卧铺车厢座位不足的问题。 #火车卧铺下铺能随便坐么# #下铺乘客购买的就是下铺的使用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