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电影《年少日记》 父亲的反省
电影:《年少日记》
片中的郑中基饰演的父亲类似,正因为吃过苦,所以更加希望孩子不要重复自己吃过的苦;正因为自己靠学习上勤奋和工作上的毅力实现了底层到中产的阶级跨越,所以希望孩子可以复制自己的成功之路,因为比家底比砸钱,我们比不过,比人脉比关系我们也比不过,所以只能比勤奋。
这就是「卷」的开始。
在父亲的世界里,「努力」和「成绩好」是一件很非常线性正相关的关系,不会的东西,做错的题目,多做一遍,再错,再做一遍,五遍…十遍…总可以作对,并变成脑海中的机械记忆。所以,我真的对小朋友说过和剧中男钢琴老师类似的冷酷的话:错过就再来…再来…直到对为止。我也因为种种原因对小朋友说过非常负面的话甚至揍过小朋友,现在冷静的想来,「恨铁不成钢」只是借口,更多的是维持目前社会状态的安全感缺乏:人行江湖,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行差踏错,前功尽弃,一朝回到解放前。
可是就算以「为你好」做出发点去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也许本身也是一种负担甚至伤害。就算拥有部分相同基因的父与子,也不都一样。事物既有规律性,同时又存在差异性,而且,规律本身也在变化,30年前的规律,未必适用30年后的现实。
既不可能,也没必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复制品:复制自己的价值观,复制自己的成功轨迹,复制自己的社会地位。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纵然是一条咸鱼,他也会拥有与盐粒摩擦的快乐。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他要学习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时成为更快乐更自信的小孩。
家长也是第一次做家长。他要学习面对这个和自己不一样的小孩时成为更快乐更自信的家长。
与其说,与小孩和解,不如说,与自己和解。
May the Love & Peace be with all the Par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