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年少日记给自己一个拥抱!

电影:《年少日记》 电影的宣传语是:“我未必能帮到你,但我会陪着你。”看之前我设想的是电影里某个人物对主角小朋友的鼓励,这句话一直治愈他。看了居然是有俊(郑老师)在病床旁陪年迈的患病爸爸时说的,父子俩相拥,终于说出了多年的心事,爸爸拼命想回忆起有杰(哥哥)的脸,有俊一直以来都很思念哥哥…这句话说明有杰在经历那晚哥哥抱着他之后跳楼的事,明白了陪伴的力量,如果当时能多陪哥哥久一点,哥哥是不是就不会跳楼了呢? 有杰真的好可爱啊!超级可爱的小朋友,只是学习不好、学琴比弟弟慢,优点很多但爸妈眼瞎:很机灵,撮合弟弟买玩具;爱思考和记录,“日记你好,我是郑有杰”好可爱!因为钢琴老师的鼓励,所以也想成为一个老师,渴望温暖且内心温暖;爱阅读,老看漫画;有同理心,因为喜欢的画家去世难受到吐…再加上演员小朋友黄梓乐棒棒的演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爸爸你怎么舍得下手啊,妈妈在车上否认有杰有心理问题那段也很典型 一开始还以为成为了老师的是有杰,很欣慰,熬过了那么黑暗的童年,终于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了,结果…哥哥抱着弟弟哭哭之后,再也不能一起去加州游乐园了,心碎 爸爸专制,妈妈在压力下“欺软怕硬”,扼制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家庭弥漫着窒息感。这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终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哥哥因为持续被忽视、责罚、鞭打,身心不堪重负。最难过的是,弟弟也常常看不起哥哥(代表性的一幕,哥哥被罚到角落被全班取笑的时候,弟弟很努力地克制自己上扬的嘴角,眼神里充满不屑、嘲讽)。而弟弟虽然学习钢琴都很优秀,但内心其实萌生着逃离的念头。哥哥的去世影响了弟弟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最亲的人总是在和他拥抱后离开,所以他不再相信这世上存在永久的关系 有家长看完后不理解哥哥的做法,我想说能带动多一点的人思考也是一种进步…冥顽不化真的没救,电影有现实意义,也有泪点。看完有些点要吐槽:太理想化,郑老师鼓励了曾经想割腕的班长,到山上大喊,然后班长就变开朗了被霸凌取外号的同学,最后郑老师叫了他全名。没介绍是谁写的跳楼信,按我理解就是这位同学吧。老师叫全名就能治愈被霸凌的痛吗?还是这暗指老师帮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成功?还有郑老师因为女友怀孕接受不了关系发展就挺渣,不如写郑老师的恋爱总是分手,因为接受不了长期关系,害怕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