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压抑的电影年少日记
电影:《年少日记》
学业 家庭 社会 一次自醒式的对话,“小时候好好读书的我,哪怕长大了也没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抑郁症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不可控制的躯体,可能是哥哥想要睡觉,眼皮却眨像飞蛾乱转扑动的翅膀,一刻不停地想要闭上眼。可就是关不上,打不开,跟停不下。
他求助了,直白明了。可是妈咪说“精神科医生是看神经病的!你没有病!”
这个世界的噪音,闪烁的红绿灯催你往前,考卷上的分数让你别停,周遭的嘲笑汹涌向前,一句又一句的“错过了就完蛋了” 不断提醒大脑,你要完蛋了……完蛋了……哥哥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这个结局。
弟弟说“其实是我们从没把哥哥当作家人” 在人潮拥挤中散开了手,回头哥哥已经不见了,永远永远地消失了。
电影大部分贯穿的是耳鸣声,是弟弟脑子里的遗憾,哥哥不曾消失。郑sir说自己忘了哥哥,忘了伤心会悄悄从后背抱他的哥哥,忘了那本藏起来的日记,忘记自己无法面对的痛。
于是他忘记了快乐,“假装一切都好了”。
弟弟没有错的,没有人教他“什么是完整的家”“幸福的家” 。这个家里暴戾的爸爸,软弱的妈妈和冷漠的弟弟…唯一爱他的钢琴老师被换走了,在成绩倒数之后他们一家三口去旅行了,哥哥“一个不重要的人”。
哥哥被忘记了,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被忘记了。在他死去后,却被记住了。
电影的回音好长好长,像天台的大吼声没有回音,渐渐散去,难过却久久还在。导演是克制的,就像弟弟的克制一样,此刻的沉默震耳欲聋。
不开心的时候记得叫出来,不用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