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和老公因为儿子大学入党的事争吵了多次了。儿子去年高考得了620分,上了
这几天,我和老公因为儿子大学入党的事争吵了多次了。儿子去年高考得了620分,上了西北某985大学,前几天打来电话说,由于成绩优秀,又是学生会干部,有机会入党,征求我们意见。我说这个还用征求吗,赶紧递交材料。老公却和我唱起了对台戏。他说,上大学主要还是以学业为主,精力要多放在专业学习上。我说哪有你这种当爸的?孩子优秀,如果抓住机会入党,将来即可以作为优秀毕业考选调生,也可以报考特定岗位的公务员。进学生会入党怎么就影响学业了?老公轻蔑地看了我一眼说道,你懂啥?然后掰着手指头给我罗列一堆理由:
1.儿子学的是工科,将来应该考技术吃饭,那些虚头巴脑的学生会、社团,只能浪费时间,对找工作没多大意义,人文社科生可以考虑。
2.儿子情商一般,不适合从政,如果非让他考公,他将来会很不适应,从小爱钻研,爱动手动脑,搞技术才是正路子。
3.并不是入了党,进了学生会,选调生就十拿九稳了,选调生录取率也不高,只不过比公务员高些。
4.现在好好学习,争取保研,将来考研成功或者参加工作再入党也不迟。
5.没有长盛不衰的行业。体制内再有最多十年,就会变得属于一般化的岗位了。比如80年代体制内的人地位不如企业工人。最近几年全民削尖脑袋进体制,国家不可能任由发展,以后会通过压减人员提高工作量,原来5个人干的活,改成2个人干。再就是不给体制涨工资,提高生产领域工人待遇。当一般的公务员月薪7000的时候,同样学历的企业工人月工资10000,五险一金也一样交,编制还吃香吗?总之以后体制内性价比会越来越差。也许两三年后进入体制的这茬孩子,可能未来会过的很纠结。尤其对父母在企业,好不容易把儿子培养进了体制的人员来说,两辈苦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老公不同意儿子去考公,待遇低,工作也很复杂,不如考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而且就这趋势,技术人员理应受到应有的尊重。
唉,我也不知道老公说的有没有道理,不过编制热迟早会结束是一定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