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在部队当兵时,连队有个四川兵,人长的瘦筋干板的,肌肉硬度却异于常人,他这
九十年代在部队当兵时,连队有个四川兵,人长的瘦筋干板的,肌肉硬度却异于常人,他这副身板还颇有李小龙的遗风。在连队所有训练科目中,他最拿手的绝活当器械训练和四百米障碍莫属。在我们还是新兵的时候,器械训练方面,只要班长示范一下,他就能轻松自如完成各种动作,班长完成不了的练习动作,只要对他描述一下或提点一下,他也能够轻松地完成。四百米障碍他更是身轻如燕,当他潇洒地跃过一个个障碍物到达终点时,总会赢得围观战友的一阵阵喝彩声。当时许多人都觉得他的器械、耐力和爆发力如此厉害,也许是和他的体形有关,但观察四周,发现很多体形较瘦的战友在训练方面并没什么突出的表现。后来与他交谈过后才得知,原来他是来自大凉山腹地的彝人,小学毕业后,他跟着父亲在大凉山挖草药和赶牛羊,大凉山地势陡峭而险峻,因他经常攀爬峭壁悬崖和翻山越岭,所以体力上就会比一般人好一些,而且他认为,部队上的这些器械训练和障碍动作对于他来讲太简单了。当时我和很多战友都认为,如果他从小就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的话,以他的天赋,他一定会成为一名顶尖的运动员,或是选拔进军体的铁人五项大队,成为军队体育运动的佼佼者。遗憾的是,他参军入伍的是一个炮兵部队,假如他参军在武警部队或是装甲兵部队,境遇或许有可能就不一样了吧。三年服役期满后,他和我们大多数战友一样退伍了,回归到了平凡的生活。虽然快三十年过去了,但他留给我的印象还是那么的深刻。我时常在思索,像他这样一位身体天赋异禀的人才,却找不到一块合适的舞台去充分发挥,这或许就是人生一种无奈的常态吧。凉山战友的故事,成为了我对命运与机遇无常的一种深刻反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