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年少日记:是年少日记而不是有杰日记

🎬年少日记 看之前就听说过大致的主题。是很讨巧的题材,压抑的家庭教育,失败的夫妻关系,无孔不入的校园暴力,窒息的社会教育观念。事实上电影只要不悬浮,扣住这几个主题,完全不需要担心代入感的问题。 惊喜的是它的叙事方式和力度。 近年来,华语电影不管想表达什么,都非常喜欢设置刻意的煽情还有非常激烈的剧情转折点。强烈的情绪确实带给了我们更多认同感,但我看的时候会很想反驳他们。 我是一个有思考的人,我知道电影里的那些观念是不是合理有意义的。通过极端的案例灌输给我这个道理,会让明明有道理的点变得让人怀疑:我对它的认同到底来源于我的独立思考,还是导演们的刻意引导呢? 所有对故事的描述都是客观的,观众在看完整个故事之后,会有自己的评判和感悟。《年少日记》采取了相似的叙事方式,它确实就是一本日记。导演用跳跃式的镜头,很真实地把故事还原了出来。一篇篇日记是一个个拼图一样的场景,拼凑出了一个让人不自觉会去思考代入的完整故事。 事实上,这部电影本来就不需要煽情,因为它刻画的故事背后,是被所有人关注着并悲伤着的现实。它想表达的东西本身就那么浓烈,经历过这些的我们不需要电影教我们有杰这样的小孩有多不幸,他为什么要跳楼,家庭成员为什么都如此冷漠。只需要注视这本日记,我们会慢慢思考自己的一生。 《年少日记》是千千万万有杰和有俊的人生日志,而我们是看日记的人。或许有人是被轻视被压迫的有杰,有人是装着乖孩子没有安全感,不敢再被爱的有俊,有人是被家暴痛苦无依的母亲,有人是小时候也被暴力对待于是也不懂得爱的父亲。 看完日记的我还是不知道,长大后没用的自己为什么要继续活在这个不需要我的世界里。但我看到,这世界上原来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原来那么多人和我有那么相似的想法。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像有杰遇到林雪儿一样,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