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浅述晚清淮军昭忠祠 “淮”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军种,它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具有

浅述晚清淮军昭忠祠 “淮”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军种,它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参与对外反法西斯和准备海防的同时,也有数千名官员和士兵阵亡,因此,在这一时期,清朝也采取了一些特殊做法,为这些人修建了昭忠庙。 笔者通过对清末淮军中昭忠祠的建筑特点、营建特点、管理制度、祭祀制度以及它的盛衰史等方面的论述,希望能对昭忠祠的发展有所裨益。 李鸿章是这支江南军队的主要统帅。李鸿章在安徽担任直隶省长,直隶总督,他的部队以直隶、山东和奉天为中心,既是京城的守卫,也是北方的水师,后又参加了台湾的防御,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等,是清朝湘军的一部分,也是清朝新军崛起的一部分。 在长时间的征战中,国内外的战争和保卫沿海边境的斗争,大量将军和兵丁在战场上因过度劳累而死亡。 为了表彰和祭祀这些将士,李鸿章在湘军占领天京不久,就向清朝上书,要求在无锡建立淮军的“明孝堂”,此后,在全国范围内也陆续建立。 目前,全国各地的淮阴武将昭忠祠一般均选址于“风水宝地”或“古寺”所在的位置。 按照中国民俗及风水论,昭忠祠是一种祭祀式的建筑,从风水论来看,它是一种虚无的、灵性的、带有一种阴力场的,这种类型的建筑应该选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 并且其地基位置不宜过高,尤其是不能建造在比普通住宅更高的地基或周围。 从建造风格上来说,淮军的昭忠大殿,是按照清朝朝廷的要求建造的。 京城昭忠祠的规格比较高,有“五个大门,两个大门,一个三个,二门三个,两旁的御石碑楼阁,七个主殿,五个后面的主殿,还有祭器库,屠宰场,马厩等等。府城各地区的昭忠庙都有“盖屋三楹”的订制。比如保定淮军的昭忠庙,就是一个三进的正殿,一个两进的侧殿,一个七进的殿堂,并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尽管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中,各个地方的淮军昭忠祠堂的建设年代不同,其建筑形式也会不同,但其等级规定、入祀类别和祭祀制度都应该是一致的。 每一座庙宇,都是按照京城的规矩,实行供奉方式。“列神”又名“正神”,是淮军中供奉的一位前将军,都是在与太平天国、捻军的战争中战死沙场的。 或后来在战场上牺牲,其牌位更大,被放置在昭忠庙内的显眼处,以示供奉。“寸庙”,又称“小庙”,是昭忠祠的一个小庙,里面供奉的都是在剿匪中死去的军官和将士,还有李鸿章向清朝求情,让他们在战斗中死去的军官也位列其中。 同时,也要注意到,淮军中的历史遗存,也要引起国内旅游界和学界的重视。 目前国内现存的淮军昭忠公庙,除了保定,巢湖,无锡和苏州之外,还有北京安徽商会等。 其中,以保定淮军昭忠祠公所最为典型,为我们了解李鸿章和淮兵史,以及晚清祭祀和会馆史提供了绝佳的参考资料。 而一些古建,比如保定淮军赵宗祠,虽是河北省重点文化遗产,但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之内的一些古建,经过百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摇摇欲坠。为了满足居民的生计需求,这里的房子经过了多次“改造”,已经认不出原来的样子。对此,相关单位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李鸿章与淮南水师在近代有不太光彩的一面,而李鸿章则是一个毁誉参半,难以断言的史家,在近代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当代人对李鸿章的看法,决不能因此而影响到江南兵营的古迹和近代化的古建筑物。 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保存和修复,同时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让更多的人对其近现代的发展,和国家的优良的徽式建筑发展能有更多的认识。#历史开讲# 参考文献: 【1】《李鸿章与北京安徽会馆》 【2】《淮军昭忠祠公所善后章程十六条》 【3】《光绪朝殊批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