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年,顺治帝不顾群臣劝阻,坚持废掉皇后孟古青。孟古青回到娘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顺治派人来接她回宫,她却不肯回去,她娘家人表示,如果执意接走,那么就兵戎相见! 顺治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情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个好皇帝,他甚至都没有办法和自己所爱的人长相厮守。 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她是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他的亲表妹。孟古青出身高贵,她是科尔沁亲王吴克善的女儿,也是草原上的第一美人,能够娶到她,对于顺治来说都算是门当户对的好亲事。 他们二人在顺治13岁时就成亲了,可是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当时,顺治娶孟古青,等于被逼无奈。当时他的十四叔多尔衮掌权,皇后的人选必须他说了算,选来选去,多尔衮就挑中了孟古青。 孝庄太后看到多尔衮选了她的侄女,她也乐得同意。满蒙联姻是旧俗,孟古青若是可以做皇后,蒙古方面也是高兴的,这桩婚事,就是大家都高兴,唯独没有人在意顺治的心意,顺治就被逼着娶了孟古青做妻子。 顺治正处于叛逆的年纪,因为政治联姻,即便是孟古青是天仙,他都喜欢不起来。但是他们两个人本来就是亲戚,所以顺治想通了之后,他也想要开始和孟古青磨合一下,看看能不能好好相处。 但是孟古青受到了顺治的冷落,她心中也窝着一团火。在草原上,她可是受尽宠爱的小公主,来到宫里又成为了皇后,她从未想过自己会不得顺治的宠爱,所以她便大发雷霆,常常责罚宫人出气。 顺治主动来看望孟古青,但是孟古青不懂得服软,她和顺治就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吵起来。尤其顺治提倡节俭,但是孟古青却喜好奢侈,她用的碗筷都必须是金子做的,顺治对这些很反感,他们就常常吵架。 顺治本来在朝堂上就没有话语权,回到皇后宫里,还要被数落,所以他心中自然就不愿意去找皇后孟古青了。顺治年纪不大,但是后宫中的妃子却不少,他自然就去宠幸别人了。 孟古青看到顺治宠幸别人,她心里不高兴,只要顺治宠幸了谁,第二天,肯定会被她收拾一番。顺治知道之后,他就偏偏和孟古青反着来,她越不喜欢谁,他就越是要去宠幸谁,他们两个人的矛盾慢慢就闹得不可开交了。 孟古青去找孝庄帮忙,但是孝庄可以将顺治喊到孟古青的宫里,但是却不能逼着顺治爱她。孟古青失望至极,她觉得自己在宫里无依无靠,越发任性妄为,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顺治对孟古青的忍耐到了极限,他找人特意将孟古青犯过的错误通通记录下来,然后制定成册,他用这个册子作为证据,不顾群臣的阻拦,废掉孟古青的皇后之位,将她改立为静妃,意思就是希望她能够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但是孟古青哪里会是安分守己的人,只是她再也没有嚣张的资本了。 后来,顺治最喜欢的董鄂妃入宫了,顺治的眼睛里越发没有静妃了,甚至连她的宫门都不去了。 静妃在宫里,她慢慢开始绝望了,她和顺治成婚两年,顺治与她同房的日子不过就是五六回,但是后宫中的妃子却相继怀孕,尤其董鄂妃入宫之后,她夺走了顺治全部的爱。 静妃不得宠,她的娘家也知道了,于是,吴克善便给孝庄太后施压,孝庄太后也无法限制顺治宠爱谁不爱谁。吴克善不愿意女儿在宫里受苦,所以他请求将女儿接回草原。 静妃也乐意回家去,可是等回到了草原,她才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了。因为虽然顺治基本上和静妃分居了,但是也不排除他们有同房的情况。 静妃怀孕的事情,草原上隐瞒了下来,他们家是不打算让孟古青再回到清朝后宫之中去了。等到静妃顺利生下孩子,这件事他们都没有对外宣扬。 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被顺治和孝庄太后知道了。孟古青怀的是皇家的血脉,他们是不可能让孩子流落在外的,他们派人回来想要把静妃接回来,但是静妃拒绝了。 她的娘家人也提出来说,要是顺治要执意接走静妃和孩子,那么两边人就打仗吧! 清朝的兵力很大一部分都是蒙古提供的,顺治当然是不想两边关系闹僵,并兵戎相见的,所以他放弃了接回静妃,就让她带着孩子草原生活。但是孝庄提出要求,要从科尔沁再选一个女儿去到宫里做皇后,以此维系两边的关系。 对于这个提议,科尔沁没有拒绝,他们选了孟古青的一个侄女去到做顺治的新皇后,对于这个新皇后,依旧不合顺治的心意,因为他心中最爱的人是董鄂妃,但是顺治没有能力自己去选择皇后。 所以,顺治就把科尔沁送来的皇后,闲置起来,他专心宠爱他的董鄂妃,甚至在有皇后在世的情况下,依旧给了董鄂妃“皇贵妃”的身份,这无疑就是在挑战皇后的权威,但是新皇后没有计较,她就安安静静的活着就行了。 顺治的偏爱,终究还是给董鄂妃招致了祸患,董鄂妃生下了他的四阿哥,顺治高兴地大赦天下,他一度都想要把这个孩子立为太子,但是重臣阻拦,所以他只能暂时不提,但是后来,这个孩子还是没有长大,董鄂妃因为孩子的去世,也消香玉陨。 顺治失去了爱人和爱子,他整个人都奔溃了,所以他闹着要出家,结果出宫一场,他就得了天花,不久就他就病逝了。终其一生,他都不能和相爱的人相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