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考生,他预估成绩390分,他很失望就出去打工了,正在工地背沙袋,突然手机响
湖南一考生,他预估成绩390分,他很失望就出去打工了,正在工地背沙袋,突然手机响了,正在工地背沙袋的他,被汗水浸湿的后背紧贴着粗糙的沙袋,沉重的分量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听到手机响的那一刻,他迟疑了一下,犹豫着要不要放下沙袋去接电话。
最终,他还是艰难地将沙袋靠在墙边,用满是灰尘和汗水的手从裤兜里掏出了手机。一看屏幕,是班主任打来的电话,他的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难道老师是来问我为什么不去学校填志愿的?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班主任急切又兴奋的声音:“孩子,你先别着急打工!这次高考成绩出来了,你考了 520 分!比你预估的高太多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瞬间愣住了,仿佛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过了好几秒,他才颤抖着声音问道:“老师,您没开玩笑吧?”
班主任笑着说:“这怎么会是开玩笑呢!你赶紧回学校来,好好研究一下志愿填报,这么好的分数,可不能浪费了!”
挂了电话,他呆呆地站在原地,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和脸上的汗水混在一起。工友们围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他哽咽着说:“我高考成绩出来了,比我预估的高了 130 分!”
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他却陷入了纠结之中。一方面,他为自己取得的好成绩感到惊喜和激动;另一方面,他已经在工地干了一段时间,这份辛苦挣来的钱对他的家庭来说也很重要。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决定还是要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向工头辞了职,虽然工头有些惋惜,但还是理解他的选择,并足额支付了他的工钱。
回到家,父母得知这个消息,既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孩子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心疼的是他这段时间在工地受的苦。
他回到学校,在老师的帮助下,认真研究了各个高校的招生政策和专业设置。填报志愿的那几天,他格外谨慎,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他的心始终悬着。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快递员将那份承载着他未来希望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他的手中。
那一刻,他激动得手都在颤抖。他知道,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他走向更广阔世界的一张通行证。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不辜负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更要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