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发物”,与类风湿的那些事儿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常伴有关节外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此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在中医理论中,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认为“风”、“寒”、“湿”、“热”四邪是引发疾病的关键因素,强调外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中医经典《素问·痹论》中,首次提出了风寒湿邪致病的理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邪善行数变,导致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僵硬疼痛;湿邪粘滞,阻碍气血,关节肿胀不消。后世医家根据临床观察又进行了补充,认为“热”邪亦可致痹。
现代医学研究则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免疫系统的失调是核心。在这一背景下,黄闰月医生指出,中医所指的“发物”在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