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的摩托车产业,真能像加满油的摩托,一脚油门“飙”出新高度吗?
全球摩托车市场那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竞争激烈得像F1赛道,一不留神就被甩到后面吃灰。
再加上现在环保政策一天比一天严,摩托车产业的日子说白了,不好过。
合川呢?
合川高新区,摩托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加起来25家,占了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3.1%。
听着挺唬人,但能不能在这场“速度与激情”中胜出,还真不好说。
好在,合川区政府没袖手旁观。
2023年,一份《合川区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横空出世,目标定得那叫一个高——到2025年,摩托车产业产值要突破100个亿!
这可不是吹牛,政府打算在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品牌建设上狠狠砸钱,扶持企业往高端、智能方向靠拢。
你品,你细品,这力度,够硬!
2024年10月,合川高新区又整了个大活儿——摩托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专家学者、企业大佬齐聚一堂,头脑风暴,碰撞出了不少火花。
有人说,智能制造是未来;有人说,新能源是方向;还有人说,新材料是关键。
大家伙儿都铆足了劲儿,想为合川摩托车产业找到一条突围之路。
光有政策还不够,还得看企业给不给力。
这不,重庆津沙摩托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个站了出来。
2023年,这家公司砸了5000万,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
自动化焊接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一样都不能少。
改造完之后,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15%。
这效率,杠杠的!
重庆长兴工业有限公司也不甘示弱,2024年,他们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高强度摩托车车架材料。
这材料厉害了,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能大大提高摩托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毫不夸张的说,这简直就是摩托车界的“黑科技”!
说到新能源,普来克摩托可是下了血本。
为了抓住这波“绿色”浪潮,普来克摩托加大对新能源摩托车的研发投入。
2024年,他们终于推出了一款纯电动摩托车,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动力还强劲。
这款车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合川摩托车产业能有今天的成绩,少不了那些“链主”企业的带动。
德呈威摩托车,作为市级链主企业、双百企业,建了个重庆市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而且,德呈威摩托车出口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五,实力不容小觑。
津沙摩托也不赖,2024年摩托车出口量排全国第23名,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30。
这些企业的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为合川摩托车产业挣足了面子。
合川摩托车企业里,还有不少“小而精”的代表。
富川古圣获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全茂合渝等10家企业获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永发工业等14家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得有声有色,为合川摩托车产业增添了不少亮点。
2024年5月,德呈威摩托车还跟意大利设计公司搞了个“跨国恋”,合作推出了一款复古车型。
这车不仅外观时尚,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此举无疑为合川摩托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还得用数据说话。
合川高新区现有规模以上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5家,占规上企业总数比重达13.1%。
2024年,该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6.1亿元、同比增长36.2%,占规上产值比重达15.4%;完成进出口总额14.9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66%。
这些数字,可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合川摩托车产业实打实的成绩。
合川摩托车产业的未来会怎样?
能不能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能不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合川摩托车产业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摩托轰鸣,希望合川的摩托车产业真能跑出个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