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蜀地盗贼横行。西川节度使崔安潜上任后,并未讨贼,反而笑眯眯的对属官们说:我知道,你们当中肯定有盗贼的内应,真查起来,得牵连多少人?把你们都换掉,整个西川怕是要乱成一锅粥了,所以我不难为你们。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做“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情景是: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 简单来说,囚徒困境是信息失衡下的最佳利益选择。 而在晚唐时期,西川节度使崔安潜虽然还不知道囚徒困境这个词,可却活学活用的使用囚徒困境来肃清西川的盗匪。 自唐懿宗以来,南诏不是攻打安南,就是攻打四川,甚至一度差点占领成都。由于连年战火,西川的匪盗自然也就多了。 公元879年,崔安潜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到任后,崔安潜对于西川猖獗的盗匪是不闻不问,四川人很是奇怪——这位节度使大爷难道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官? 于是有人就去问他为什么不去缉捕盗匪?崔安潜就说:“盗非所由通容则不能为。今穷核则应坐者众,搜捕则徒为烦扰。” 宽松舒适的环境容易滋生盗匪;现在如果认真追究盗匪,就会有大量民众因为亲友是盗匪而被连坐治罪,派遣捕头追缉盗匪更加是劳心劳力——这就是崔安潜对于盗匪的认识。 几天后,崔安潜在府库中拿出了1500贯钱,分别放在三个市场门口,钱上方贴有榜文:“有能告捕一盗,赏钱五百缗。盗不能独为,必有侣。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 这就是崔安潜为盗匪设置的囚徒困境:你告发你的盗匪同伴,他被砍头,你不但被赦免,还能拿500贯钱的赏金;你的同伴告发你,你被砍头,他被赦免、领赏钱。 和商鞅变法50金徙木一样,大家都不知道你是不是说真的,实例是最好的说明。发布悬赏榜文几天后,有人告发同伴盗匪。盗匪被捕头抓来后,不服气,就当堂质问告发者:“你我同为盗贼17年,每次偷盗的赃物都是对半分。你告发我,还不是和我一起被砍头?” 崔安潜就说:“你既然知道我张贴的榜文,为何不告发他?如果是你告发他,那就是你领赏他受死。既然现在是你被他告发,那只能是你死他领赏钱。” 崔安潜当着盗匪的面、给了告发者500贯钱后,就公开处死了盗匪。于是西川的盗匪就个个日夜担心,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自己的伙伴给告发了,结果是你提防我,我提防你,最后只得逃离西川,西川境内盗匪全部肃清——只花了500贯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