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作为凉山彝族文化的心脏地带,因地理和历史原因长期封闭,这种封闭却意外地成为了布拖传统文化与风俗的守护神,得以原汁原味地传承至今。#焕新非遗计划##中国国家地理音乐嘉年华##发现大美凉山#
今日,布拖依旧闪耀着彝族文化的独特光芒,传统服饰的斑斓、毕摩文化的深邃、苏尼文化的神秘,无一不彰显着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
每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不仅仅是民族情感的集中释放,更是传统文化展示的盛宴。其中,赛马、斗牛、斗羊是不可或缺的竞赛项目,成为他们心中最热爱的竞技活动之一。
穿上彝族的传统常服,走进非遗文化中心。布拖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朵乐荷的轻盈舞姿、口弦音乐的悠扬旋律、银饰制作的精湛工艺、阿都高腔与歌谣的激昂与柔情、库史莫莫荷与什喜尼支嘿嘎库甘尔习俗的独特魅力、以及口弦制作、传统苏尼舞、木浮雕版画、哈博勒底技艺、丹红扎妮酒,以及油布黄伞等丰富多样的传统技艺。
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布拖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当地乡村经济振兴,为布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