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能在长江、黄河等全流域里畅通的无人测量船,巡航速度20M/S、续航时间达4小时的无人机,穿戴式移动扫描系统,专为户外爱好者打造的卫星地图APP……在8月28日昆明举行的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61家参展商同场“秀”实力,向现场观众展示地理信息产业最新技术和应用。
本届大会公布了2024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2024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等奖项,颁发了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最具活力中小企业、最具成长性企业等证书,进一步发挥优秀科技成果及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其中,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唯一一家产业百强和成长百强都进前五的企业,其展位也凭借在商业航天、空天大数据系统等领域的高新科技应用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了解。
中科星图都有哪些“黑科技”,并如何应用到云南的产业发展中,小掌记者采访到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裁邵宗有。
云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潜力股”
“很高兴又来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这是行业的一次盛会。”本届大会,中科星图旗下8家公司参展,带来了过去一年里全新的研发成果。考虑到云南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展示的科技产品主要服务于新能源、农业、水利、应急等领域。
邵宗有来云南旅游了多次,但作为参展商来到昆明这还是第一次。目前,中科星图已经有4家公司落地昆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相关业务。此次在昆明切身实地感受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后,邵宗有认为,云南在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中有着三大优势。首先,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为中科星图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农业、水利、应急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最后,云南在卫星接收方面的区位优势,更是中科星图布局商业航天接收全产业链的重要支撑。
“昆明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核心城市的国际化功能日益显著,在发展数字经济中,卫星数据接收方面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谈到中科星图在云南和昆明的未来发展,邵宗有充满信心。基于此,中科星图将加大在云南和昆明的投资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借“地利”拓展商业航天产业新布局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聚焦新质生产力激发产业新活力”,而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面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新机遇,邵宗有谈到,针对当前国内卫星在种类、数量及产业化过程中的部分空白,中科星图通过多圈层卫星观测体系覆盖、一体化商业测控中心建设和空天信息AI大模型建设,不断做大做强商业航天与空天信息全链条创新体系。
“加强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环节的建设,是实现空天信息应用的关键,也才能惠及更多产业下游和更广泛的领域、人群。”通过本届大会,与昆明之行,相信邵宗有在看到云南在发展卫星应用产业的独特优势后,对于中科星图未来进一步如何拓展商业航天产业新布局,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掌上春城记者:刘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