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天津举办,“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现场,来自苏州市吴江区的通鼎集团有限公司获评“2024中国企业500强”。这是通鼎集团连续第8次成功上榜。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电缆厂蝶变为中国企业500强,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通信设备供应商50强、中国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通鼎集团可谓是我国民营企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路走来,通鼎凭借的是什么?有何制胜秘诀?近日,《新华日报》走进通鼎集团,对话通鼎集团董事长沈小平,深入了解通鼎25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战略蓝图。
提信心、勇追光
在新形势中把握新机遇
问:通鼎创立25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何“法宝经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法宝经验”是否能与新形势画上等号,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这大大增强了我们民营企业坚守实体制造业的信心和底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越在这个时候,民营企业越要鼓足干劲,迎难而上,携手合作,在新形势中不断寻求新机遇。
25年来,通鼎始终聚焦光通信产业,每一步发展,都是通过抢抓新机遇找到了新增长点。创立通鼎之前,我是做市场的,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感触特别深,这也坚定了我办企业找市场的信心。
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通鼎坚持“一元为主,两翼齐飞”“沿着数据做好连接与安全”的发展战略,主营业务在“通信网、交通网、能源网以及各类专网”四网融合;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生态链”四链协同,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方面创新研究,建成了国内首家“集光棒、光纤、光缆、光器件、机电设备、新材料六位一体”现代化线缆及配套产业集群;打造国内领先的“集线缆、网络设备、信息安全、工程施工”全价值链集群,建立自主可控的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涵盖“光纤光棒、光电线缆、网络设备、芯片模块、仪器仪表”的全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从“传统铜缆通信”向“以光通信为核心”,从“生产制造型”向“研发生产型”转变,通鼎成为信息通信领域、国家信息安全领域产品制造商、集成商。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全球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市场需求仍然在不断增长。而通鼎在诸多方面有所研究,正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力智改数转网联,推动工业化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潜力。通鼎也正以全球化为目标,外拓市场,内引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取抓住新的机遇做大做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一直对员工说,我们从事的是光的产业,我们都是追光人,要坚守实体制造业的决心不动摇,在差异化竞争中守正创新,实现主营业务的稳步增长。
强创新、促转型
以向新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问:说到守正创新,您觉得企业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应该要以什么为抓手?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答:在通鼎25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时间节点很重要,可以说没有这几步跨越,就不会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通鼎自主研制光纤预制棒,攻克光棒光纤从无到有的“卡脖子”问题。2016年,斥巨资打造智能化车间,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际上,通鼎产品的每一次升级迭代和产业快速增长背后,都是创新起到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通鼎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此,我们正在大力推动集团内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还联合外力打造创新集群。
从实际成效看,自主创新方面,通鼎加大研发投入,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如成功研发“5G用漏泄同轴电缆”,在国内率先实现规模使用。
集成创新方面,拓展新赛道,在光通信、组网技术、数据安全、多场景数字运营、电能储备传输等领域集成创新,培养“全系列线缆产品及网络设备”“数据安全、存储与智能处理”“自组网系列应用”“城市工程安全与智慧防灾”“大数据人工智能实训平台”等“种子选手”,形成“集团作战”的优势。通鼎集团旗下企业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通鼎宽带有限公司相继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联合创新方面,我们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15个国家级、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内外2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结成产学研用“创新共同体”,与南京大学成立“大规模光子集成联合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创世界纪录的60通道精准激光器阵列芯片,被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
目前,通鼎先后参与光通信行业相关标准起草203项,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522件。通鼎“融合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光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光缆制造智能提升工程新模式的研究和应用”3个项目先后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录。
这几年,我们在创新上做了很多布局,用了很多办法,就是想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光通信产业朝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比如,从绿色低碳发展来看,通鼎前瞻布局了以新材料、新能源、数据业务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落后的光缆产能、打造绿色产品和供给体系、使用光伏太阳能装置等洁净低碳能源,将“含绿量”锻造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目前通鼎已成为《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团体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并获得工信部第二批绿色工厂认定。
从数字化转型来看,通鼎已成功实现从订单下达、物料控制、生产计划、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物流仓储以及决策控制的全流程数据化覆盖,并将系统紧密接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全力打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柔性化生产、可视化监造”的智能制造模式。通鼎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化,更通过将全生产系统、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上云端”,致力推动整个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走在前、善作为
在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担当
问:请谈谈您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通鼎如何展现企业担当?
答:通鼎从一个乡镇电缆厂起步,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带动超万人就业,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城镇化。我们还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5%—10%捐给社会公益事业,实实在在践行企业责任。我一直说,我们这一批在改革开放大时代里闯荡和成长的企业家,不仅要办好企业,还应该有更博大的情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更大的使命。
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要发挥我们的企业家精神,在增强市场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什么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我理解为“三个心”:
第一是要有进取心。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子,要做到与时俱进,心无旁骛聚焦实业、创新创造。未来,通鼎在完整的光通信产业链基础上,积极拓展互联网业务,涉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构建企业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
第二是要有敬畏心。企业家既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又要保持底线思维、风险意识,要“站在诚信的高地做企业”。对于通鼎而言,“产品和服务”是金牌,“诚信”是王牌,也是底牌。企业要合规经营,依法纳税,要对国家讲诚信,要满足客户需求,帮助员工成长,用心呵护良好的市场环境、经营秩序。
第三是要有责任心。就是要有“利他精神”,要从社会、环境、治理的角度担责尽责,当仁不让。“道德+舍得”,方为大德。通鼎将慈善作为企业的第二份事业,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从1998年末建立公司时捐赠45台电脑,建成吴江第一家“乡村电教室”,到目前“形成1个基金会、打造5个专项基金、联结n个平台、实施若干精准慈善项目”的企业长效社会责任发展新机制,通鼎累计向社会捐赠超9亿元,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教育扶智、古迹保护、社工服务等各类慈善公益活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勇敢追光,向新而行。新征程上,通鼎集团始终锚定实业强企大坐标,紧抓国内外信息通信基础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鼎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