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为什么是东亚女生的精神“麦加”
棋聪乔乔在
2024-09-20 21:02:11
都怪7月的巴黎街道过分美丽,也可能是塞纳河畔的夕阳太过动人。昨天旁晚路过新桥时,我蹲在桥边止不住的哭泣,在国外兜兜转转5个国家生活了十余年,我感恩这些经历让我的20岁有如此的密度。但同时也感叹自己曾经活的太累了。巴黎冥冥之中成为了我的救赎。
习惯活在假设性的批评里,习惯行走的别人的速度里,习惯负重前行,它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传统文化,社会教育
Before
☀️时刻紧绷,不敢松懈。covid期间即使公司允许2个小时的外出检测,但也生怕manager误会我在闲逛。即使休假或者周末,老板找我我也为了表现积极,会随时待命。
☀️ 物质执念:比如买首饰,买包,买车,买房。人生目标一个接着一个,不敢松懈,读书,cdi ,结婚,生子,买房。东京女子图鉴里“30岁知道Joel R.的女生就是成功女人” 也被奉为圭臬。(up主还真的赶在30岁前吃到了)但现在想想很可笑
☀️喜欢内自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太有责任感事情出了岔子那一定是我不够好: 外国同事朋友对我冷淡,一定是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是不是太强势/太有攻击性/ 太nice了/ 话太多了/ 太有野心了?
☀️宜人性执念:要合群,不搞特殊化,怕麻烦别人。小时侯我爸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同学怎么来你就怎么来” ,要尊老爱幼。因为常常会抑制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欲望。
After:
1. Work life balance。下班了工厂着火了🔥也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没有谁可以占用我的私人时间
2. 对物质不再有执念。奢侈品店遍地的巴黎,我居然购物欲为0。可能是因为安全,可能是因为舒适性。开始被迫对物质放下执念,慢慢地,对物质祛魅。交友圈也转变了。包包首饰不再是流通社交货币。要赢得别人的尊重,更多的是能力,影响力,号召力的彰显。
3. C'est la vie. 接受既定事实,认清生活的本质,不强求,不为难自己。朋友会走散,爱人也会走散。在他们还在身边时all in ,走散了也不沉湎在失望里。
4. Je m'en fous。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爱自己。说出自己的欲望与需求,没什么不好意思。我们也是一个人,有贪恋,有欲望,会懒惰,会犯错。
最后希望所有姐妹都能挣脱枷锁,活在旷野里。
0
阅读:0
小涵
在法国的第三天,就已经习惯了巴黎的生活。喜欢那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收入的人都可以很自由的生活的状态!没有人会在意你,会尊重你的选择,就像巴黎的城市街景和巴黎的艺术品一样,丰富多彩,各种发挥各种的美,这是我爱巴黎的原因!而在国内,尤其是一线城市我们都被规训成统一的模样。
stelea
刻在骨子里的以人为本
小红找小明
你去大公司试试看卷不卷[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