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一种舆论就是什么工作都没有编制香,于是有些能选调的就去选调了,有些能考编的就去考编了,很多人都在考公的人流中想象着「自己终究会上岸」。先不说现在报录比例之低,90%甚至99%的人都是炮灰都是陪跑的。 即便真的上岸了,考上了,然后发现自己其实很不适合,错过的其他工作机会,花掉沉默成本让人更加心痛。 去年就和一个985大学毕业的小孩聊过,本来考公上岸应该是个挺开心的事儿,可是干了快1年了,已经进入「每天上班如上坟」的状态。除了满足父母对于他的期待,他自己内心有100万个不乐意。看到同学们进了企业或者一些大厂,有相对自由的假期,羡慕哭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自由一些。[笑哭] 感觉很多人在择业的时候,好像完全不考虑自己是个什么类型,别人说好自己就冲,问题是每个人体质和适应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啊。别人适合去「服务人民」,你未必适合啊?别人觉得一眼望到头的安稳,就是自己追求的,其他的也想要太多,你会是这样的吗? 择业并不是高考算分数,那科都要突破一下,算算总分,每种工作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代价。不可能想要安稳,还想要高风险的收益率,对不对。[泪奔] 另外,别过于美化没有走过的路。要不后悔了,也来不及了。[泣不成声] #职场##考公##考编##就业##择业##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