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朋友问我早晨想吃点啥,我说到了开封那还不吃开封灌汤包啊!
他挥手一指,好家伙,这钟楼附近一片包子店,都是百年老店,随便选,闭着眼睛走进某家,即有上好的开封包子。
2015年在开封做关于历史名城开封的纪录片,那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活儿,我忝列所谓文化学者,在片子里边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其实我哪里有什么文化,不过是信口开河罢了。跟我合作的王立群先生,他是河南大学的历史学教授,那是一个真正的文化学者。
学者不学者不重要,能不能吃到上好的开封包子才是最重要的。记着那次我吃了一次素馅包子,那里面的粉条头啊,鸡蛋呀,韭菜呀,中和到了一起,实现了多样性的统一。
怎么会那么好吃?
这次我要求再吃素馅儿包子,昨天晚上人家专门蒸了两屉,吃起来好像不是当年的味道。
不知道今天早晨我们早点铺子里吃的开封包子,会不会重现2015年的味道。
人的味觉记忆如此之强烈,真是老母猪想吃万年康,吃货本性不改。
对脾气,对口味,阴阳五行相生相合最重要。
我们家祖上说不定就是河南人,到了河南,吃的也舒坦,听河南人说话也带劲儿。昨天晚上,听了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燕老师的几个唱段,她是豫剧文小生表演泰斗王素君创立的豫剧小生艺术流派,这可咋办,一听就上瘾。做梦都是豫剧的味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