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已被严肃处理,降为副职
据悉,重庆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涉嫌将350吨过期大米重新包装后销售,其中过期大米的原生产日期为2022年10月16日,而被伪装成2023年5月的新日期。更为恶劣的是,这些过期大米竟然流入了乡村学校,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这事儿可大可小,但一旦出了岔子,那可就是大事儿。重庆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这名字听着挺官方的,按理说应该靠谱,但这回他们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事儿得从2022年5月说起,一直到2024年4月,这家公司把过期的大米重新包装,打上新的生产日期,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卖出去了。数量可不小,足足有16221袋,算下来有116467.5公斤。这些大米,有些竟然流进了乡村学校的食堂,孩子们吃的可能就是这些重新包装的大米。
这些大米本来应该在保质期内消耗完毕的,但是公司为了利益,竟然搞这种小动作。这可是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啊,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也没闲着,他们很快就介入调查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大米在销售时,其实都在原有的保质期内。但是,公司在标注新保质期的时候,没有按规定扣除大米已经储存的时间,这就等于是变相延长了保质期。
这事一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段某某,直接被免去了所有职务,还被降级处理了。这个处罚力度,也算是给社会一个交代了吧。
但是,这事儿也暴露出更大的问题。乡村学校的食品安全,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学校资源本来就有限,如果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保障不了,那还谈什么教育呢?
这种违法行为,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是不是监管上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思。
食品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涉及到孩子们的健康。对于这种违法行为,必须要严惩不贷,同时也要加强监管,确保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清风
这都可以不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