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枕着大运河入眠
四季的功力,向来是不怎么外显的。
在网红前世代就诞生并且做出声势的品牌,在几乎整个世界都被裹进追逐“凝视”的潮流之中,还能八风不动,这本身就挺了不起的。
按照四季的传统,大部分的功力还是要用在基础和细节至上的,哪怕这些基础和细节并不容易被看到,或者自带传播属性。当年拿下西子湖四季已经让人惊艳,现在能够在闹市中心,运河之畔落子同城的第二家,确实眼光狠辣。遍观四季的布局,皆是与目的地之间有着指标性连接的映照之地。这些连接和映照,又反过来成全了酒店个体的气质、底蕴和景观。转角豪华客房180度的运河穿越现代都市的无遮拦景观就是例证之一。
运河的诸多元素(波纹、船桨、灯影……)亦被融合进酒店空间的细节之中。从入口,大堂、餐厅到客房……但任何的设计,都不扰动空间本身的气质以及带来的舒适感。打造舒适空间,是出自基因的第一诉求。四季所需要的设计,不能自己成为主角,而是要时刻克制,并且辅助舒适空间的达成。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居停空间始终被打造得一惊一乍,或者新鲜但速朽。但选用的材质没有因为不抢眼而有丝毫缩水,单单数一数从大堂到客房之内不同纹理的大理石和种类和数量,就可知背后设计的细致以及投入成本之巨。餐厅的基本的餐具,都选择Narumi,但都是极为素雅和简单的款式,非内行大概率不会一眼认出。
我有相当的时间在大堂所在的10楼度过。因为客房部分的谨慎和私密,如同客厅一样的10层聚合了大部分的社交功能,除了由出身金沙厅的曾师傅主持的“颂”中餐厅位在8楼,以及还在筹备的顶楼酒吧之外,大部分的社交和餐饮空间都被集中在这个区域。香港设计事务所ab concept将10楼的空间打造得多面且趣味十足。大堂吧“桂”可以看作当代版的“灯影桨声”,浮台之上的桌椅,或者类似浮舟画舫一般的布局和视角。最妙的是傍晚灯火初上,承接了部分顶楼酒吧功能的大堂吧能够瞬间光影流动,仿佛回到运河时代沿岸灯火满布的夜市之景。
全日餐厅“韵”则与大堂吧甚至同层的花园联系紧密,不怎么分界限。轻重得宜的餐食和点心,是不同空间之间隐秘的连接。从海鲜火锅渐渐过渡到下午茶和点心,享用的位置就一直可以从“韵”的最深处一直延续到户外花园的玻璃屋中。空中花园在杭州酒店中并不鲜见,但落子一间玻璃屋,室内外的过渡和衔接就丰富和灵动很多,也是别致的心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