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关押在看守所、监狱,如何通信?
[向右R][向右R]众所周知,不管是被刑拘还是服刑的人员,基难以与外界取得联系,刑拘后到宣判前的在押人员,只有辩护律师有权会见,宣判后的服刑人员虽然家属可以会见或打亲情电话,但每月次数亦有限制而且成本不低……
[拔草R][拔草R]因此,通信成为家属与在押人员(尤其是在看守所羁押的嫌疑人)的不二之选,以前通信都是纸质通信,需要到邮局通过挂号信的方式邮寄信件,时间较长而且经常出现信件丢失情况,这两年大部分地区看守所开始接入线上邮寄信件和明信片的方式,大大缩减了的信件在途时间,方便家属与在押人员的通信。
[打卡R][打卡R]目前广东地区,主要是使用“微邮筒”小程序,具体操作流程见图,地址信息最好写清楚对方具体的仓号或者编号,或者姓名后面写上身份证号码,方便管教转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下内容不能出现在信件中∶
[一R]影响改造的内容。比如“在里面干活不要太累了,能偷懒就偷懒”,这样的话最好不要写。
[二R]违规的内容。比如“我托人捞你出来”、“我找关系让人在里面照顾你”,这些内容是违规的,如果检查出来,信件就不会给到服刑人员手里,甚至还有其他严重后果。
[三R] 涉及敏感案情的内容。不要出现涉及到敏感案情的内容,如果只是简单询问罪名和刑期这些是没什么问题的。
[四R]照片问题。成年人的照片衣着不要太暴露,太暴露照片可能会被扣留。
[星R][星R]温馨提示∶信件结尾可以写感谢管教的话,多写鼓励改造和安抚的内容,有助于提高信件的审查通过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