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大招后应紧跟着财政大招,国债规模加大到10万亿元也不算夸张。
近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会议释放出强烈的信号,
问题导向之下指导有关部门以责任感、紧迫感推出“大动作”。近期的货币政策“放大招”非常有必要,财政政策要紧跟上,
增量财政政策还是应该侧重于投资,而且是以长期公债来支持政府更好地做其适合做的有效投资。
同时,运用财政资金,还应特别注重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增进社会和谐,使百姓的实惠按照中央的要求更加可感、可及。
增量财政政策还是有必要侧重于投资,以长期公债支持政府有效投资是重点工作。
召开这一会议,释放出哪些信号?
这次会议带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可以认为是针对当下具有挑战性的局面,给出意义重大的中央指导意见。
带有非常之策特点的政策组合,在会议精神里其实已经勾画出来。通篇来看,综合体现了当下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争取以进促稳的系统集成,和逆周期调控中扩大内需的发力加码。
会议强调“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这非常重要,即我国经济基本面上的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没有改变,
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会议提出“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这个“紧迫感”就是不能再等待、不能再犹豫,要发力解决问题。紧接着提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
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这就对应着操作性,最后落脚点是在“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换句话说,挑战性的问题可能使得年度发展目标不能如愿完成,必须付出努力来争取如愿结果。
问题导向之下要以责任感、紧迫感推出“大动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