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演唱会上情绪失控,凝噎到无法继续演唱,徐子尧替师傅完成唱段,台上台下引起强烈共鸣,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而刀郎消失十几年,远离京城,卧薪西北,苦心磨剑,付出后一鸣惊人。
杨坤、那英、高晓松等当时一些正在风头上知名歌手,从音乐艺术角度,批评并带有审判意味乃至攻击色彩的指责刀郎作品。这是可以理解的,当年的饭圈盛产此类人物,指鹿为马不足为奇。
但近期有人提供的一份名单,认为是他们逼迫刀郎出走,被排挤出流行音乐圈。名单上的人,大名鼎鼎,个个如雷贯耳,有40余位。这些词作曲家、歌唱家联名签字倡议“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
这个倡导放在现在也没有错误,不仅恶俗的音乐作品,其它恶俗艺术作品都应当抵制。问题是刀郎的作品是不是恶俗?如果是,那么罗大佑、童安格等是不是也属恶俗之列?而那英、杨坤就不是恶俗而是下流。
老艺术家们的反恶俗,应当是对当时整体流行乐坛出现的怪异作品发声,并非集体针对刀郎,而且如此阵容对待刚出茅庐的刀郎,是不可能的事。
刀郎被迫出走,远离京圈一是个人选择 二是确有个别“罗刹”犯奸作恶。当刀郎的天空清开月朗,再次复出,回首往事不由涕泪纵横,也是情理之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