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岁的刘爱琴被被接到了延安,一个高大的男人快速向她走来,她害怕地躲闪着,而来人却说道:“我是你的父亲,刘少奇啊!” 父女俩抱头痛哭。 1928年,刘爱琴出生于武汉,是刘少奇和何宝珍的长女,因为时局动荡,刘少奇夫妇的工作又非常特殊,他们只能忍痛割爱,把女儿送到当地的农民家里抚养。 因为养父母家里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他们对刘爱琴非常疼爱。虽然家庭不富裕,但是刘爱琴却感到非常幸福。 可是,因为多年的战乱,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差,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养父母实在养不活两个孩子,只能狠心把6岁的刘爱琴卖给大户人家做童养媳。 本来想着过去后,刘爱琴好歹能够吃饱饭,可谁知,此后的生活,简直是她的噩梦。 在所谓的“婆婆”家,刘爱琴被人当佣人一样使唤,每天天没亮就得起床,干一些脏活累活,稍有怠慢,就会遭到“婆婆”的打骂。 小小年纪的刘爱琴每天晚上以泪洗面,而且因为长时间缺少营养,身体骨瘦如柴,身上的衣服也破烂不堪,每天都盼望着养母能够过来把她接回家去。 那时候,生母何宝珍因为被迫害,早已牺牲,父亲刘少奇正在到处寻找女儿的下落,可是一直杳无音信。周恩来总理了解到情况后,派人在武汉四处打听刘爱琴以及养父母的消息,几经周折后,终于找到了她。 可是,刘爱琴的“婆婆”说什么也不放她走,于是,周总理给了她一笔钱,才算把刘爱琴救了出来。 看着这些陌生的人,刘爱琴非常害怕,养母就对她说:“别害怕,他们是来救你的。” 养母就说明了她的身世,还告诉她,这些人就是带你去找爸爸的。 随后,刘爱琴被送到了延安,就有了开头认亲的那一幕,此时的刘爱琴,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 刘少奇对女儿说:“你是用人民的钱救出来的,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回报祖国和人民。” 而刘爱琴也暗暗地记下了父亲的教诲。 与家人相聚不久,刘爱琴和哥哥就被送到了苏联学习。当时的苏联爆发了战争,她一边躲避战乱,一边刻苦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 在学校里,她还邂逅了一个西班牙男孩,两人毕业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可是,他们的婚姻却遭到了刘少奇的强烈反对,因为对方是外籍,如果他们结婚,刘爱琴就不能回国。考虑了许久之后,刘爱琴伤心地离开了自己的爱人,回到了祖国。 当时,国家正在号召支援边疆建设,刘爱琴毫不犹豫地报名,来到了内蒙古。在那里,她又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在建设内蒙的过程中,刘爱琴从来没有喊过一句苦,说过一句累,这一待就是二十年。 这期间,她经历了“大运动”,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婚姻,父亲和两个弟弟也相继去世。失去亲人的打击,让她痛不欲生,但是,她咬着牙,一直和命运坚强地抗争着,慢慢地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之后,她就来到了大学教授俄语,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授给自己的学生们。 因为日积月累的劳累,刘爱琴终于病倒了,临终前,她跟子女们说:“我是党用人民的钱换来的,我死后,不要举行任何葬礼,把我的遗体捐献出去,进行科学研究。” 2020年6月11日,92岁高龄的刘爱琴结束了她坎坷而又曲折的一生。 刘爱琴可以说是刘少奇的几个子女中,经历磨难最多的一个,但是,她却时刻不忘刘少奇的教导,一生保持着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活艰苦朴素,任劳任怨,一直为党为国家默默地奉献着。 老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颂。
1938年,10岁的刘爱琴被被接到了延安,一个高大的男人快速向她走来,她害怕地躲
彦扬说历史
2024-11-20 22:08: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