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644年3月19日,中午,经历了十几天混战的北京城,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随着

1644年3月19日,中午,经历了十几天混战的北京城,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随着德胜门外一声炮响,一个身穿箭衣、头戴毡帽的中年人,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昂首挺胸进入了北京城。   若是仔细看向他的面庞,会发现他仅有的一只眼睛中,依然透出如炬的目光和凌厉的气势,堪称一代枭雄,而这个人,就是时年39岁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   其实说起来,自从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称帝开始,他面临的主要问题,就从“如何灭掉明朝”变成了“如何在灭明之后顺利接管天下”。   那么李自成自己意没意识到这点呢?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因为毕竟也能看出来,李自成称帝建国后,也开始逐渐经营自己已经占领的根据地,在地方上设置官僚机构,在中央也建立行政部门。   这一切看上去,做得也算是有模有样,颇有一番“新朝气象”,如果李自成能够这么一直坚持下去,大顺未必不能取代大明,成为新的华夏正统王朝。   但这一切,都在李自成率领大军进北京城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么李自成在北京,到底都干了什么呢?   首先就是拷掠百官,这其实也算是李自成所带领的起义军一直以来的“惯有操作”,毕竟明末的时局,十官九贪,还有各种宗室藩王掠夺土地财富、欺压百姓,让他们出出血,其实无非是连本带利了。   但这里的关键其实在于,如果李自成真的是想要好好治理天下,就不能把地主和官僚阶层彻底得罪死,这群人不管道德水平如何,始终也都算是当时中国真正的精英阶层。   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单纯凭李自成以及他手下这群农民起义军,文化程度有限,是无法承担起恢复生产和建设国家这一重任的。   但非常不幸的是,根据史书记载,李自成和他的起义军在北京,无论大小官员,都规定了要拷掠出银子的数额,从十万两到几千两不等,这中间会不会有冤屈的事件呢?必然会有,而且不会少。   更要命的是,李自成对手下的将士军纪约束也没有当年起家的时候那么严格了,很多起义军的将士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当年最讨厌的人,到处掠夺平民百姓,抢劫京城百姓的财物甚至妻女。   根据明末史学家谈迁的说法,光是平民的死伤就有1600余人。   底层如此,高层如何呢?很不幸,李自成自己也堕落了,他进北京城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娶了崇祯皇帝的一名宫女窦美仪当妃子,沉浸在享乐之中。   君王如此,手下的将领当然也是有样学样,其中权将军刘宗敏,据说还抢了守卫辽东的名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而这件事也成为了后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的导火索之一。   那么对于李自成在北京的胡作非为,手下有没有人劝说呢,当然也是有的,比如他的谋士李岩,也就是为他编写歌谣“开了城门迎闯王”的那个人,他就曾经劝说李自成,不要放松警惕。   但此时的李自成,其实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不仅听不进去,还对李岩的劝谏感到愤怒,后来还杀了李岩。   从此时开始,李自成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后来在一片石战役中被吴三桂联合清军打败,大顺政权彻底崩盘,也就只是倒计时了。   因此西汉刘向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的失败,都倒在成功前一刻,这话并非没有道理,李自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