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回又要破防了!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了! 12月4日,中国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44个入选项目。这一消息无疑让许多中国人倍感自豪,但在国际舆论场上,或许有些国家,尤其是我们的邻国韩国,可能对此感到复杂甚至难以释怀。 --- 韩国的“文化敏感症” 近年来,中韩两国围绕传统文化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无论是“端午节之争”还是“泡菜风波”,韩国在文化输出上频频展示了其“文化敏感症”。例如,2005年,韩国成功将“江陵端午祭”申遗,这一举动曾让中国网友一度激愤。尽管“江陵端午祭”是针对韩国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但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很多中国人将韩国此举视为“文化抢夺”,这也让中韩文化摩擦长期成为舆论热点。 如今,春节申遗成功,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节日,它所蕴含的团圆、敬老孝亲等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是中国数千年文明传承的核心象征。对于以文化输出为自豪的韩国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文化宣示。 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从腊月祭灶到除夕团圆,从初一拜年到元宵灯会,春节以丰富的民俗活动承载了中华民族关于时间、家庭与生命的独特哲学。它不仅是中国的节日,也因海外华人和文化传播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符号。这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韩国无法轻易复制或“本地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