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大概1:3,也就是在中国月薪3000大概和美国月薪1000是一个级别的。那么,推算如下: 中国月薪3000,你如果愿意拿500人民币租房子,你能租到小县城的一间大卧室,或者大城市的一个地下室床位。 在美国月薪1000,你如果愿意拿500美元租房子,你能租到小县城的一间大卧室,或者大城市一个地下室床位。 中国月薪3000,你如果愿意降低伙食标准,你可以做到每日食物开销不超过10人民币,一个月300人民币完全可以保证营养,让你有足够的体力去做你的重体力工作。 在美国月薪1000,你如果愿意降低伙食标准,你可以做到每日食物开销不超过10美元,一个月300美元完全可以保证营养,让你有足够的体力去做你的重体力工作。 中国月薪3000,你应该是没有汽车的,每天上班的交通费可以压缩到5元人民币以内,一个月交通费小于200人民币。 在美国月薪1000,你应该是没有汽车的,每天上班的交通费应该可以压缩到5美元以内,一个月交通费小于200美元。(或者你可以买个破二手车,假设没有贷款,你每个月要花一百美元左右的油钱+一百美元左右的保险,还没算停车费,也要200美元。) 以上。 中国月薪3000,你花了1000在基本生活上,还剩下2000自由支配,如果你的标准不高,可以培养个小爱好,没事儿出门旅个游。在美国月薪1000,你花了1000在基本生活上,几乎剩不下任何钱去进行其他消费。所以尽管从购买力平价计算上看,中国月薪3000=美国月薪1000。 可事实上在中国,月薪3000算得上基本的小康生活,吃饱穿暖,还剩下大部分钱,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而美国,尽管月薪1000美元汇率上是中国月薪3000的两倍,实际生活水平却仅仅是勉强温饱,可以说是贫困线上挣扎。美国2024年联邦贫困线是年收入15060美元,税后差不多就是月薪1000美元。这个数字是很准确的。 你可能发现一个bug。不是说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是1:3吗?怎么这样算出来是1:1,中国花1000人民币,美国花1000美元,过得是一模一样的生活?这是因为,在高消费上,比如LV的包,苹果手机,法拉利汽车这些,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比值超过1:7的汇率差,在某些国内不鼓励(高税率)的消费品上甚至能达到1:10。 1:3这个购买力平价,是平均了普通消费品的1:1和高端消费品的1:7之后的结果。事实上在美国,你赚得越少,需要负担的基本生活开支占比越高,你的收入和中国收入相比就越接近1:1。你赚的越多,基本生活满足之后的高端消费越多,你的收入和中国收入相比就越接近1:7。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的换算: 年薪5万美元=年薪5万人民币=大部分普通人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费用(家里每多一个人,加5万) 年薪10万美元=5万+5万x7=年薪40万人民币(单身) 年薪20万美元=5万+15万x7=年薪110万人民币(单身) 年薪100万美元≈年薪700万人民币。 赚的越多,美国越爽。美国的富人确实比中国的富人爽得多。然而,美国的家庭年收入平均税前7.5万美元。中国主要计算个人年收入,平均不到4万人民币,如果按家庭算平均大概在7-8万人民币之间。美国家庭情况复杂,很多不工作的家庭主妇或一个人养孩子的单亲妈妈,如果计算个人年收入数字会有偏差,家庭为单位比较能反映现实。中国双职工多,算个人收入基本就能代表全部了。也就是说,普通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其实中美是一个标准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