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毛线”“火炮儿”这些方言说的是啥意思 尽管现在普通话成了人们外出交往的“刚需”,但方言却也在一些上了年纪文化程度较低长期在老家生活的人的基本语言,透露出浓浓的地方味和乡土气息。最近,笔者看了一条有趣的短视频,视频中有几个方言词:“锤子”“毛线”“火炮儿”,我想问问头条的朋友们,有多少人知道它们的意思? 这条短视频采用的是记者采访的形式,一名年轻的女记者对一名火灾中幸存下来的男子进行了现场采访。女记者不知是不熟悉方言和民间生活,还是装傻,幸存男子与之沟通存在很大障碍,他颇为生气,可她却愣是波澜不惊,好像对男子的生气、不满一点都没感觉,男子只有用“锤子”“毛线”这样的方言来表达自己的生气,方言“火炮儿”在采访中也从他口中脱口而出。男子用“我跟你说个锤子”“有个毛线”这样的话,来表达他的愤怒和无奈。“他身上的‘火炮儿’”,方言成了他与人交流的工具。 方言有味有趣。有的方言词语意思,普通话又用的是另一个词,同一个意思方言与普通话用词相去甚远,别的地方的人没人给解释就无法理解,有的方言还写不出那个字来。比如:一块板倒了,把它扶起来。四川方言就说“cou起来”,这个“cou”字,写不出来。有个人说他名字叫“王ruairuai”,这后两个字也没法写出来。 我有个朋友,他更绝,把四川话用普通话来说,“你把东西给我nao来”,“脑”字读音的词,是拿的意思,普通话是“拿来”,而他直接将方言用普通话的发音来说,而那个意思在普通话里却又是另一个词(拿来)。 方言有滋有味。您掌握了这些方言,也不妨在朋友中用一用,说不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笑果”。 王良炬 2024年12月18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