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雍乾三朝的历史舞台上,有一位将星熠熠生辉,他就是历经三朝、功勋卓著的名将岳钟琪。 作为岳飞的后裔,他继承了先祖的忠勇之志,在西北边陲纵横驰骋,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三朝武臣巨擘”,他的一生,是戎马倥偬、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忠诚报国、鞠躬尽瘁的一生。 岳钟琪出身于一个军人世家,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二十一世孙,自幼受家庭熏陶,岳钟琪熟读兵书,精通武艺,立志报效国家。 康熙末年,西北边疆战事再起,准噶尔部在策妄阿拉布坦的率领下,屡次侵扰西藏和青海等地,岳钟琪以游击的身份随军出征,参与平定准噶尔的战争,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在平定准噶尔的战争中,岳钟琪作战勇猛,智谋过人,屡立战功。 因此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川陕总督,兼辖甘肃,总领西北军务,成为镇守西北边陲的重臣,在任期间,他积极整顿军备,加强边防,推行屯田,发展生产,使西北地区的局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雍正三年,岳钟琪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并被授予太子太保的荣衔,成为雍正皇帝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雍正皇帝对岳钟琪极为信任,曾赞誉他“才调精详,洞悉夷情,实心为国”,并将他视为“中外臣工中第一人”。 雍正皇帝任命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率军出征,讨伐准噶尔,岳钟琪不负众望,再次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指挥清军在和通泊等地大败准噶尔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然而,正当岳钟琪准备乘胜追击,彻底平定准噶尔的时候,却遭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诬陷和排挤,他们以“擅作威福”、“糜饷负国”等罪名弹劾岳钟琪,导致雍正皇帝对岳钟琪产生了猜忌。 岳钟琪被解除兵权,调回京城,并被削去太子太保、三等公爵位,仅保留了总兵衔,随后,他又被兵部议罪。 岳钟琪的遭遇,是清朝历史上的一大冤案,他一生忠勇,为国征战,却遭到了奸臣的陷害,险些丧命,这不仅是岳钟琪个人的悲剧,也是清朝的损失。 幸运的是,乾隆皇帝即位后,为岳钟琪平反了冤案,岳钟琪被重新起用,先后担任甘肃提督、四川提督、川陕总督等职。 而后已经年过六旬的岳钟琪再次披挂上阵,奉命前往四川,参与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他宝刀不老,运筹帷幄,最终协助清军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西南地区的稳定。 岳钟琪在四川军中病逝,享年68岁,乾隆皇帝闻讯后,深感悲痛,追赠他为“太傅”,谥号“襄勤”,并将其列入“五功臣”之一,画像紫光阁,以表彰他的功绩。 岳钟琪的一生,是戎马倥偬的一生,也是功勋卓著的一生,他历经康雍乾三朝,参与了清朝前期几乎所有重大的军事行动,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在岳钟琪的家乡四川成都和甘肃武威,都建有纪念他的祠堂和纪念馆,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这位“三朝武臣巨擘”的传奇故事,也见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进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