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都市报道60分|“假律师”真诈骗,真“刑”!

2023年8月,宋女士的丈夫在北京务工期间受伤,包工头只给了宋女士一家几千块钱赔偿。宋女士觉得丈夫在上班期间受伤,应该属于工伤,想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工伤赔偿。于是,宋女士和丈夫找到了宝坻本地的一家法律咨询公司,公司负责人李某称,想要获得赔偿,需要出具一份工伤鉴定书,随后李某要求去工地现场看一下具体情况。

了解完情况后,李某告诉宋女士,诸如此类情况,只要办理了工伤鉴定,至少能获得20万元的赔偿。看到李某说的如此坚定,宋女士一家心动了。李某称,想要办理工伤鉴定,不仅需要8000元疏通关系,还需要2万元的律师服务费。经过思考,宋女士答应了李某的要求,并签订了一份委托协议。

过了一段时间,办理工伤鉴定的事儿迟迟没有进展,2024年9月份,宋女士再次联系李某,发现已经被拉黑了。意识到被骗的宋女士,这才报了警。

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李某本人不是律师也没有法律专业知识,且他的公司并不具备法律咨询和代理代办的资质。宋女士给李某转账的8000元,并没有用于疏通关系。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李某以帮助别人办理工伤鉴定、就业补贴及法院执行款等理由先后骗了6名被害人,累计金额达8万余元。

宝坻区人民检察院以李某涉嫌诈骗罪向宝坻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由于李某退赔了被害人全部损失,认罪认罚,法院最终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检察官提醒

广大市民朋友在寻求法律服务和帮助时应擦亮双眼,查验律所及律师的相关资质,切勿轻信诈骗分子的谎言,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