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际(地铁)规划过于随意 郑州,为了打造中原城市群,规划建设了一批城际(地铁),已建成投入运营的有郑开城际、郑焦城际、郑许地铁,郑机城际(机场),从目前运营看,上座率不高,生意惨淡。上座率不高有以下原因。 一是周边城市规模过小,人口、经济上不能和郑州良性互动。城际铁路要想上座率高,必须是两个相邻大城市,如京津,成渝,广深。而开封、许昌、焦作城市过小,市区几十万人口,经济上和郑州互动不够,支撑不起客流。还达不到郑州郊县和市区客流量。 二是高铁、地铁、城际不互通。如郑机城际铁路和其它地市不连通,其它地市要去机场需从郑州东站换乘,郑州东站和地铁安检不认,换乘不便。 三是通行线路有点偏,郑开城际走郑开大道,离中牟县城有一定距离。郑许地铁走港区而不走新郑市区,沿途基本没人,想乘车还得先开车去车站,换乘十分不便。 四是间隔时间过长。客流量不足,造成车次少,等待时间长,形成恶性循环,人越来越少。中牟、新郑的客流宁开车去,也不坐城际,再加上地铁分流,城郊线和8号线,进一步分流郊县客流,客流量上不去,形成恶性循环。 郑州为了支持郑开、航空港区发展,忽略了原有中牟、新郑城区客流,线路规划过于偏,再加上换乘不便,城际客流量一直上不去,即使有胖东来加持,郑许地铁也运力不足。没有发达的经济和一定的人口,形不成集聚效应,规划的郑登洛城际也会如此,谁会从洛阳到郑州,不走直线走曲线。 一些城市高铁站离市区过远,弊端已显现,城际、地铁规划还是要尊重经济、人口规律,不能过于偏远,否则建成即亏损,连日常运营都困难,没有客流,终究是空中楼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