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一场跨越四十年的寻人记事 前几天,忽然收到一条微信问候,来自小贵女姐姐——她是

一场跨越四十年的寻人记事 前几天,忽然收到一条微信问候,来自小贵女姐姐——她是我在茫茫人海中捞出来的地震遗孤。 我之前并不认识她,直到2016年唐山抗震四十周年前夕,我们接到一个特殊工作任务: 当年来唐山参加抗震救灾的北京军区某团代理连长高佩璞,想寻找一位地震遗孤。看看我们宣传部门,能不能帮帮他。 大家都没怎么抱希望,一是时间跨度太大了,四十年,当年的小女孩都退休了。二是有价值的线索太少,我们被告知的只有一个小名——小贵女。 这可怎么找? 可是,这份情感又特别让人感动,特别是让唐山人动容。 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地震中父母双亡,只留下她和一个小弟弟。女孩一只脚被砸伤,腿肿的老高,走路一瘸一拐。房子搭不起来,吃的找不到。 当年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状况,在震后的唐山数不胜数。可是女孩的困境,很幸运的被高连长看到,他带领战士帮她搭建简易抗震房,陪着她度过失去亲人最惶恐最艰难的时光。 不过,在他们撤出唐山时,她受伤的跟腱尚未康复。他们就一直惦记着这个孤苦的小女孩,从抗震二十年开始,他们开始找她,想看看她生活的好不好,还有啥困难需要他们帮助吗。 但是,他们当年也只是知道她的乳名——小贵女,除此之外,一无所知。四十年,茫茫人海,去哪儿找这个人呢。 2016年5月,他们再次和唐山方面联系,一是战友们重聚,二是要继续寻找小贵女。 大家被这份惦念感动,我们主动和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晚报联系,得到两大官微的支持,和路南发布一起联动,向全市发出找人动员令。 连续几天“寻找小贵女”的微信发布之后,终于有一位热心市民给我打来电话,提供了一些线索,他的一位老邻居好像叫这个名字,她儿子在电力部门上班,不知道名字,只知道孩子他爸的名字,但是他爸已经因病去世。 恰好,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在某电力所当副所长,于是在他的大力帮助下,全所总动员,通过老员工回忆,查找总部档案,最后凭着一个姓,找到了小贵女的儿子。 周五下午得到这条线索,周五晚上,我们就拿到了小贵女的电话。 最后,当然是Happy Ending。 在大家的见证下,周五找到了小贵女,周一高连长他们如约来到唐山。提前等待的小贵女,一眼就认出了高连长,还有当年的连队文书什么的,就是常去她家的那几位大哥哥,起早贪晚帮她盖房子的战士们。如今,都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 作为找人主力,从为官微找人供稿,动用私人关系查询,和小贵女姐姐电话沟通,我一直被他们感动着,也被他们双方郑重的感谢。 找到小贵女姐姐,也成为我的一个小骄傲。没有加分,没有什么表扬,却是任何时候想起来都让自己很开心很开心的一件事。 是我冗长而没啥意义的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