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报纸专栏记者来到中国旅行过后,发表了以下见解:原本以为,中国相当于美国的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但没想到,中国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最富裕的水平。 这位记者的感慨还真不是啥意外。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过去几十年前的刻板印象里,什么“自行车王国”“工厂流水线”,但问题是,时代变了啊。人家可能觉得中国还在追赶,其实有些领域都已经领跑了。你看他说的无人服务、手机支付,这不正是中国这几年杀出的“新四大发明”吗?扫码支付、智能快递柜,再加上如今的外卖无人机,能让这些老外见了直接惊掉下巴。 但这种“刷新认知”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全球视野的惯性偏见。不得不说,有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往往带着一种“俯视”的姿态,甚至自带滤镜,啥都要按他们的标准比划一下。实际上呢?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是从基础设施到社会服务的全面提质。从高铁网络到智慧城市,这是几十年里中国人撸起袖子干出来的。 不过,咱也别嘚瑟得太早。基础设施再厉害,咱们的教育、医疗、环境治理等“软实力”,还得继续补齐短板。老外这次“震惊”了,但咱们更得冷静:怎么样才能让这种全面赶超持续下去?这才是值得琢磨的事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