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这些原因1 外国人学会拍黄瓜,网友害怕了,可能是这些原因。1.据说韩国人学会了鸡蛋羹,在网上标注“韩式蒸蛋”。2.万一外国人也把“二锅头配花生米”的绝密菜式学会了~~3.有网友担心会刮起一股“圣诞节包饺子”的妖风,你怎么看? 这事儿听起来是搞笑,但细琢磨也有点意思。咱们都知道,中华美食博大精深,随手一拎出来都是文化,没想到现在连拍黄瓜都能成“国际焦虑”。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还真不见得。 这事儿反映的是文化归属感的问题。拍黄瓜、蒸蛋、花生米配二锅头,在咱们眼里是再日常不过的东西,但一旦被“标上标签”、打上别人的旗号,大家就隐隐觉得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为什么?因为咱们内心深处对文化自豪感的保护欲特别强烈。这和“端午节是我们发明的”,又或者“饺子是咱春节的标配”是一回事。文化认同感这东西,特别好伤。 不过,再想深点,这事儿也体现了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文化的二次转化。比如,火锅到了国外成了“Chinese Fondue”;泡菜到了西方,也可能被包装成“健康发酵食品”。人家也在做“跨界创新”。问题是,咱们自己会不会把这些日常文化当回事儿?如果我们自己都觉得拍黄瓜没啥,那它被别人拿去“升华”成“异国风味”,不就不奇怪了? 所以我倒觉得,与其担心这些菜被“学走”,还不如想想怎么主动推动文化输出。别让洋人把黄瓜拍得比咱还响。毕竟,文化这玩意儿,走出去才有生命力,对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