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二的女儿,语文、历史无师自通;数学、物理艰难爬行。我安慰她,语文好也很牛,读史明智也不错。她悠悠然回答,但学文科没用啊,文科不受重视。语文课上,我们同学都写别的作业。
我大惊。当年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语文是最受学校重视的学科。我从小学到高中,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每天早自习书声朗朗,也全是背古文读诗词,没想到如今语文不仅跌下神坛,甚至在初中生眼里成了边缘学科,说好的“得语文者得天下”呢?
那天也是出鬼。我还没从女儿说“语文不重要“的震惊中解脱出来,在大学从事语言教学的闺蜜又跟我说“文科已死,尤其外文专业”。
“全球化的主要障碍就是语言和文化,这几十年国际的主要知识流向都用于解决语言沟通障碍问题,神经网络大语言模型上线,这些马上就要被攻克了。所以文科全面溃塌,新西兰国家基金已经宣布以后不再支持人文社科项目,我国高校的文科也开始削减招生……”
闺蜜是大学教授,说话严谨科学。她的话我消化了好一会儿,尤其她说外文专业没人报了。
想到我读大学的时候,文史哲住武大桂园,外文系住武大樱园,就是樱花开的时候,伸手能摸到花瓣的地方。
我们文史哲的女生,对外文系的女性是全然仰视的。学校舞会时,会感叹外文系的女生气质好,如果系里哪个男生跟外文系女生谈恋爱,那更是不得了。“他女朋友外文系的哦”,这句话的含金量,在当时不亚于“她男朋友是王鹤棣”。
如今风水轮流转,英语专业成了就业老大难。朋友的孩子考上某大的外语系,托关系想办法转到了中文系。因为中文专业,在考公考编中有碾压级别的优势。没想到啊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我大学毕业那会儿,保研,不上,公务员,看不上,年轻人都心心念念着去大海里裸游,闯出一个新世界。没想到短短二三十年间,世界的变化翻天覆地。
求稳定、看长远、看隐形福利、努力端上铁饭碗,当年我爸苦口婆心劝我留在体制内的话,放在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句句真理。
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求稳求安背靠大树好乘凉,我爸掌握的才是普适真理。而我,以及与我一样放飞自我却意外抓到了大鱼的所谓时代弄潮儿,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