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一女子早晨8点去银行办理业务,8个窗口只开了2个,一个对公,一个对私,她等到11:15分,只叫了6个号,她只能傻等,这么下去,等到晚上都可能轮不到她,女子怒了,质问银行为啥有窗口不开。工作人员回复:我们一直是2个窗口,我也想8个窗口全开,人多好干活,领导没给我们这么多人,窗口开了,里面没人给你办业务也不行呀!
2月18号这天,李女士7点半就从家里出发,去银行办理业务。
她之所以走的这么早,是想在银行8点开门前赶到,然后抢先抽号办理,因为她接下来还有事。
可没想到,李女士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到了银行,前面已经排了很多人。有的坐在休息区等着叫号,有的则站在自助服务区前忙碌地操作着机器。
她心里不禁嘀咕起来,这么早,人就这么多了,怎么才开两个窗口呢?
她想着自己只是办理一个简单的转账业务,应该不会等太久,她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耐心等待。
但她发现,等待办理业务的人多,办理业务的窗口却少得可怜,8个窗口,竟然只开了2个,其中一个还是对公,另外一个是对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厅里的叫号声此起彼伏,但轮到对私业务窗口的号却寥寥无几。
她心急如焚的等,但因为窗口有限,对公窗口她也没权办理,所以她从早晨8点,等到终于11:15分,只叫到6个号,还没轮到她。
她这么一算,一上午最多也就叫10个号,银行就下班了,也就是说她得等到下午或者晚上,李女士一下子炸了。
她在大堂据理力争,质问银行为啥8个窗口只开2个,其中1个还是对公,另外6个窗口为啥不开?
面对李女士的质问,银行工作人员也很委屈,在他们看来,谁不知道8个窗口都开了,人多好干活呀,可领导竟安排了这么几个人,光把窗口开了,里面没人坐班,那不也白费吗?
李女士听了,心里更加不满,那就不能多安排一些人手吗?这么多人等着,多开一个窗口也能快很多啊!
工作人员说他们也想啊,但人员调配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有的人觉得,柜台里都是正式工 一个正式工成本很高的,经济大环境不好 理解吧,自己能手机操作就手机操作。
有人调侃,以后8个窗口全坐上机器人,全行就留个行长外加一个机器人保安。全都下岗回家吧。
有本事换个银行,不是说你。你跟一个小柜员说半天他也给你解决不了。现在到银行的客户少,偶尔会出现客户集中的情况,一般银行是按客户到访量分配柜面人数的。业务量每天都很多的,工作人员会多一些,平均业务量小的会人少些。好多年轻客户现在都不去银行了。
就这么些人,听着挺有理啊,就是爱咋地咋地。就没有机动岗?人多的时候不能多开一个?大厅里的转悠的有几个?这个经理那个经理的,就不能干活了?
那么,法律上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商业银行法》第35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商业银行对客户提供服务时,应遵循基本义务,即确保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性。
银行应合理安排窗口数量,以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避免长时间等待。
具体到本案,银行只开放两个窗口,导致客户长时间等待,违反了银行提供便捷服务的基本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在银行服务中,消费者有权了解银行的服务流程、窗口开放情况等信息。
如果银行没提供足够的信息或故意隐瞒窗口开放情况,导致消费者长时间等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银行作为经营者,在提供银行服务时,应当合理安排窗口数量,确保服务效率,不得故意拖延或拒绝服务。
银行仅开放两个窗口,且没向客户提供充分解释或说明,违反了诚信经营原则。
李女士有权向银行提出质疑,并要求银行给出合理解释或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银行没能满足李女士的合理需求,李女士还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
同时,银行也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有人说了自己的遭遇,我一年去过两次窗口,一次密码错三次卡被锁住了,一次银行卡到期换卡,换卡那次等了四个多小时,中途逛了次街,还回家吃了饭。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