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爱如一场梦,总是一个人先醒,另一个还在梦中。陈晓为偶像剧生、为偶像剧活。而陈妍希

爱如一场梦,总是一个人先醒,另一个还在梦中。

陈晓为偶像剧生、为偶像剧活。而陈妍希,像被封印在了“沈佳宜”的角色中,注定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双陈婚姻解体,也许没有粉丝想的那么多曲折离奇的原因,就是先爱的那个人不爱了,不爱也懒得装了。

陈晓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对于演员来说,纯粹能够造就艺术型人格,让角色更有魅力。然而对于现实中的成年人来说,纯粹注定会是一柄双刃剑,让他爱得轰轰烈烈,分得果断残忍。

双陈的感情,无论在一起还是分开,陈晓都是绝对意义的甲方。如果把他追求陈妍希的过程拍成偶像剧,质量可以秒杀现在市面上99.9%的偶像剧。偶像剧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在于,偶像剧可以停在导演想停的地方,从此王子公主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而生活却必须继续。继续在不完美中奔波;继续让时光磨损激情、捶打人性;继续一个残忍却现实的命题——爱会开始,也会消失。

明星和平分手,再去深挖谁对谁错,指责某一方,我觉得没有意义。因为站队、维护、指责仅仅停留在情绪层面,不会让你获得智慧、通往幸福。

回望双陈从热恋到婚姻,再到婚姻的破裂,我觉得有3点可以总结。

第一, 生活其实是分阶段的,永远不要用结果去判断一切。

现在同情、可怜陈妍希的人,最好还是想想自己一辈子有没有可能遇到一个长成陈晓这样的人,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唤你。去探班的时候,给酒店一片片铺上玫瑰花瓣,亲手在气球上写你的名字。爱有多甜就有多伤,但好歹人家是真的甜过,人不能太贪心,既要高浓度的甜,又要细水长流、天长地久。

第二, 过于完美的爱情,通常不会有理想的终章。

因为与高甜度的爱情相比,婚姻实在过于枯燥无聊。人无完人,你不能要求一个人十分理想主义、完美主义,又能十分耐得住枯燥与乏味。

如果你看过陈晓写的小说,就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活在故事里的人。与陈妍希的爱情,是他用心最多的一部小说。

第三,把美好享受到尽,不好的东西随它去吧。

可能有人会说,那我宁愿要37度的爱情,细水长流。

图样啊。人生遇桥过桥,逢水蹚水,哪有那么多的选择摆在你面前?何况你找个低温的伴侣也未必能地久天长,最后变冰窖的概率,远远大于熟成一块美味的牛排。

纪伯伦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我们无法左右结果,只好享受当下。

婚姻很难,不小心走散,就想想来时的路,只要爱过笑过,就不算白过。假如天长地久意味着一个人的忍耐,有能力告别,其实是一件挺幸运的事儿。告别旧,才有新,新生的阵痛,好过在旧生活里挨钝刀子,因为如果疼痛有意义,那一定是我们迈向新生活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