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月18日,“大衣哥”朱之文起诉网暴者侮辱诽谤一案,在江苏徐州市经开区人民法院开

2月18日,“大衣哥”朱之文起诉网暴者侮辱诽谤一案,在江苏徐州市经开区人民法院开庭。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一场持续四年的网络暴力事件最终走进了法庭。2025年2月18日,在江苏徐州市经开区人民法院,一场备受关注的网络诽谤案开庭审理。这起案件的原告是民间艺术家朱之文,也就是大众熟知的"大衣哥",被告则是一名50岁的徐州籍女子。 这起案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四年前。被告利用网络平台,持续发布针对朱之文的诽谤性内容。她不仅恶意篡改图片,更发布了多达290余条诋毁性言论。这些不实信息在网络空间疯狂传播,累计浏览量达到数十万次,给朱之文的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在司法程序启动后,这位长期进行网络暴力的女子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庭审现场,面对自己曾经的受害者,她不停道歉,声称自己是"一时脑热"。然而,持续四年的恶意行为,显然不能用一句"一时冲动"来搪塞。这种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暴力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利用他人名誉牟利的商业目的。 在此之前,朱之文曾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希望对方能够主动删除这些诽谤性言论,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但被告始终置之不理,继续其伤害行为。这种态度最终促使朱之文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在庭审中,面对被告提出的和解请求,朱之文态度坚决,要求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起案件也暴露出社交媒体平台在内容审核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对违法违规内容疏于管理,甚至变相纵容。相比之下,正面积极的内容反而受到压制,这种现象值得社会各界深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类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健康的网络环境。朱之文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行动,为互联网时代如何应对网络暴力提供了一个范例。这表明,在虚拟空间中的违法行为,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的威严不容挑战,网络空间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每个网民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将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重要的司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