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国歌是战斗曲 第一,中国,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第一句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最后一句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第二,法国,马赛曲,国歌的第一句是“拿起武器,公民们,组织起来,你们的军队,前进,前进”,是不是和我们的国歌有点异曲同工? 在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的蓬勃发展标志着社会变革的开始。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通过对人类自由、平等的深入思考,提出了诸多改变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理论,这些思想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18世纪末,法国由于参与北美独立战争,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国库空虚。路易十六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决定向贵族征税。然而,贵族反对这一举措,最终税收重压落到了普通市民阶层身上。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不满。 为了应对这一局势,路易十六于1789年召开了停滞了175年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由三大阶层组成,分别是教士、贵族和普通市民。在会议中,第三等级的代表要求增加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提出将三级会议变为常设机关,并废除按等级投票的方式,改为按人数比例投票。 这些要求得到了支持,第三等级的代表不再满足于被边缘化,决定将国民会议转变为制宪会议,目标是实现法国的立宪制。这一举动直接挑战了路易十六的权力,导致他决定动用武力来解散制宪会议。他集结了两万人的军队,试图通过武力压制变革。 然而,巴黎的民众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毅然采取行动,于7月14日发动了对巴士底狱的攻占。这一事件迅速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反响,各地市民纷纷响应,巴黎以外的城市也开始发生抗议行动。 路易十六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了妥协,允许制宪会议继续进行,并赋予其制定宪法的权力。制宪会议随后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并宣布了“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法律条文。 随着革命的推进,法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剧烈变动。许多王室成员和贵族逃往国外,试图借助欧洲封建势力恢复自己的特权。然而,革命的步伐并未停止。路易十六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拒绝承认制宪会议,并继续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解散会议。 巴黎的民众再次作出反应,他们冲进了凡尔赛宫,捉住了路易十六,并将他软禁在巴黎。随之而来的,革命者将制宪会议迁往巴黎,企图更好地控制政局。 不过,路易十六并未放弃复权的梦想。1791年6月20日,他和家人悄悄逃离巴黎,试图通过与国外的封建势力会合,重新获得支持。 路易十六的逃跑引起了法国民众的极大愤慨。途中,他的马车被截获,路易十六被迫返回巴黎。法国民众对于他的背叛行为愤怒异常,而路易十六的出逃也加剧了国内外的对立。 随着法国革命的深入,欧洲封建国家也感受到了威胁。1792年,普鲁士与奥地利联合组成联军,集结在莱茵河畔,意图通过军事干预推翻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面对外敌的威胁,法国国内也出现了分歧。吉伦特派主张立即开战,以击退外敌,而雅各宾派则倾向于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等待时机。 1792年4月,路易十六决定对外宣战,这一决策使法国陷入了与普奥联军的战斗之中。初期,法国军队接连失利,奥地利军队入侵法国,革命的成果岌岌可危。在此危急时刻,法国的立法会议向民众发出号召,要求全体国民集结起来,共同保卫家园。 在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市长迪特里希号召群众为保卫国家投入战斗。随着战争的临近,许多青年加入了法国的军队,准备赴前线作战。 为了激励士气,迪特里希邀请城中的军官们参加告别晚会。在这个晚会上,一位32岁的上尉军官鲁热·德·利尔,突然萌生了为士兵创作一首战歌的念头。 鲁热是一名热爱音乐的业余作曲家,他在晚会后,便开始谱写歌曲。他根据当晚的激动气氛,将歌词和曲谱迅速完成,并用小提琴试奏,最终确定了歌曲的旋律。翌日,他带着新创作的歌曲来到迪特里希家,演奏给在场的宾客听。 大家对这首歌的旋律感到振奋,并一致赞赏其激励人心的力量。斯特拉斯堡国民卫队的军乐团迅速学习这首歌曲,并将其定为即将出征的莱茵军的军歌。 这首歌最初被命名为《莱茵军进行曲》,尽管在莱茵军出征时并未广泛传唱,但两个月后,它传遍了整个法国。7月2日,当来自马赛的500名志愿者出发时,他们在前往战场的路上高唱这首歌。 9月20日,法国军队在《莱茵军进行曲》的鼓舞下,击败了普鲁士军队,法国革命迎来了首次胜利。到10月,所有入侵的外军被赶出法国。 参考资料:秦颂. 《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