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精华是对“道”——常道、恒道、亘古不变之道的无微不至的阐述;也论及了道与德的关系,得道与失道的异同。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大至一个国家、民族、族群、团体,小至个人、家庭,若不遵道贵德,遵道而行,循道而为,是很难立于不败之地的,那些只注重术器层面的事物更是无常的,人类根基越浅,越注重术器而远离道法,如发轫于西方的各种飞行器、机械机器、武器的制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远高于给人类带来的方便,这是愚蠢的人类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具体体现。 晨光熹微,开启新的一天,让我们静心感悟《道德经》中的深邃智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并非止步不前,而是懂得在拥有中看见圆满,在平凡中体味丰盈。它让我们远离贪婪的泥沼,守住内心的安宁与尊严。 知止,并非怯懦退缩,而是洞察事物发展的边界,懂得在巅峰处收敛锋芒,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它让我们避开过犹不及的陷阱,行稳致远。 知足者,心无挂碍;知止者,行无险阻。二者相合,便是对生命最深的敬畏与最智慧的守护。 人生如同登高而望,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愿我们都能以知足之心面对得失,以知止之智驾驭人生,懂得适时停下脚步,回归内心的宁静,在纷繁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长久之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