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周总理站在河边沉思。 1973年,周总理最后一次外出视察,来到河南洛阳访问时,独

周总理站在河边沉思。 1973年,周总理最后一次外出视察,来到河南洛阳访问时,独自下车,伫立在伊水河边,沉思许久。 此时的周总理身患癌症,身体也日渐消瘦,看起来十分憔悴,此时总理仍然心系国家大事,日夜操劳。 1972年,中国与马耳他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马耳他总理明托夫的访问期间,周恩来亲自陪同,接待外宾,带领他参观了南京和广州等城市。 身体的疲惫使他几乎无法微笑,周恩来依然坚持与南京的少年儿童合影留念。 几个月后,周恩来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一同出席了中日建交的庆祝晚宴。 彼时,周恩来已经被确诊为膀胱癌。 1973年,在上海虹桥机场,他亲自送别即将返回法国的法国总统蓬皮杜。 尽管那天雨势较大,周恩来没有撑伞,他冒着雨站在机场上,直到蓬皮杜的飞机起飞。 同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及其夫人访问了洛阳。 那时,周恩来身体状况不佳,早在1968年他就因心脏问题开始感到不适,而在1972年诊断出癌症。 此次洛阳之行,特鲁多回忆,周总理在火车上与他进行了交流,谈话内容涵盖了政治、历史以及两国关系等方面。 特鲁多称周总理为“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浓厚的人情味”。 动荡时期初期,河南省就成为周总理亲自处理的重点地区之一。 此后,随着局势逐渐稳定,龙门石窟等历史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 在这次访问中,周总理在背后亲自部署了此次活动的细节。 龙门石窟西山的道路被加宽,新的停车场也在河滩地上建成,甚至还专门编写了《龙门石窟简介》。 周总理要求省委、省革委的领导进行详细的检查。 当天上午,周总理抵达洛阳火车站。 当地领导,包括耿起昌和张树芝,亲自迎接,总理与他们一一握手。 周总理的亲切态度,让在场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温暖。 随后的午宴在洛阳市友谊宾馆举行,周总理邀请了加拿大贵宾共进午餐。 餐桌上,“洛阳燕菜汤”深得周总理的喜爱。 在与宾客的交流中,周总理幽默地提到菜肴中雕刻的牡丹花形态,随后将其命名为“牡丹燕菜”。 在用餐过程中,他注意到耿起昌因健康原因需要特别照顾,便将虾仁的盘子转向他,建议他多食些合适的食物。 午宴之后,周总理带领加拿大贵宾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 这一历史文化遗址,位于洛阳南郊。 周总理身穿灰色中山装,脚蹬皮鞋,精神奕奕,与贵宾一同登上了石窟群,参观了多个佛教雕刻和古老的寺庙遗址。 他为贵宾详细讲解了石窟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在参观中,周总理特别叮嘱当地的文物管理人员,要重视对古代艺术的保护。 他指出,这些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创造,应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在奉先寺前,周总理与贵宾一同合影留念,他在合影时主动将自己谦让到一旁,让接待的地方领导站在贵宾左右。 返回宾馆时已是下午。 保健医生张佐良急忙递上一片药片,提醒他按时服用。 1975年,周恩来以病体出席了全国人大的开幕式,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 6月,周恩来亲自出席了贺龙元帅的追悼会。 他坚强地站立着,为贺龙致悼词,并在贺龙遗像前反复鞠躬。 9月,周恩来在病重中会见了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 1976年,周恩来的健康状况越来越严重,但他依旧将工作放在第一位。 有一位来自武汉空军连队的女兵耿玉琳,因得知总理会到访,特意请假前来,只为了能见上周总理一面。 工作人员告知她外事纪律,要求她远离总理。 然而,周总理细心地注意到这位空军女兵,他询问耿起昌她的身份。 刘建勋曾是周总理的警卫员。 一天,虽然他因病高烧仍坚持前往机场送总理,脸上汗水湿透 周总理抵达,他关切地询问刘建勋的健康状况,并坚持让他不要跟随。 1976年,周总理接受了最后一次手术。 他知道自己所剩时日不多。 在临终前,他依旧坚持在病床上关心他人的工作和生活。 1月8日,周总理的生命体征急剧恶化。 直到9时57分,他离世。 参考文献:[1]李素会,无.青山常在 绿色发展海口林场举办周恩来总理引种油橄榄60周年纪念活动[J].云南林业,2024(4):21-21